赠禅起上人

真僧了无事,所得在安心。

一衲浣常净,千峰坐最深。

石窗摇水月,竹户掩秋阴。

独坐拈花去,无言何处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生活与心境,充满了宁静与超脱的氛围。诗人何绛以“赠禅起上人”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师生活的独特之处。

首句“真僧了无事,所得在安心”,开篇即点明了禅师的生活状态——内心平静,没有世俗杂念,真正的智慧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安定。这种境界是许多追求心灵解脱之人的理想状态。

接着,“一衲浣常净,千峰坐最深”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禅师日常生活的场景。他穿着朴素的僧衣,在清静的环境中修行,仿佛与世隔绝,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深度和纯净。这里的“一衲”象征着简朴的生活,“常净”则寓意着内心的永恒清洁。

“石窗摇水月,竹户掩秋阴”这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石窗映照着水中月影,竹门遮蔽着秋天的阴影,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暗示了禅师生活中的静谧与超然。

最后,“独坐拈花去,无言何处寻”两句,表达了禅师独自一人静坐,手中轻轻拈起一朵花,似乎在思考或感悟生命的意义。这种行为无声却意味深长,暗示了禅宗中“以心传心”的精神,以及对宇宙真理的探索和领悟。禅师的内心世界深邃而广阔,不需言语即可感知其深远的智慧和超凡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哲学的核心理念——通过内心的平静和对自然的感悟,达到心灵的解脱与超越。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程克庵县尉(其一)

六旬为县尉,清苦莫能名。

閒月供官馔,长年无马行。

宁家凭俸米,养老仗藜羹。

独有诸童叟,逢人说政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程克庵县尉(其二)

冷署依山小,瓜蔬绿满篱。

廉蒙长吏厌,贤得县胥欺。

有讼皆持法,惟情不敢私。

徒行张盖少,谁识是官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宿诃林写蕉轩呈白大师

暂息王园寺,钟声叩夜初。

露虫分砌响,阶月过帘疏。

花气芬幽处,闲情适静居。

不知今夕意,曾否及如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访光公兰若

路尽询樵客,名山不觉深。

松声幽鹤梦,竹色淡人心。

秀顶蒙霜雪,清言亘古今。

问君年几许,桐子种成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