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寄家书》,由明代诗人韩日缵所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己仕途与生活的感慨。
首句“空椷数行字,凭君寄所亲”点明了诗的主题——通过书信向家人表达情感。诗人仅以寥寥数行文字,寄托了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希望借由友人之手将这份情感传递给亲人。
接下来,“一官频岁月,万里讯松筠”两句,诗人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自己在官场中的忙碌与孤独。一官之职虽能维持生计,但岁月流逝,远隔万里,只能通过松竹(象征坚韧不拔)来寄托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
“疏拙难逢世,文章岂救贫”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自认性格疏懒,难以适应世俗,即使才华横溢,也无法解决生活困顿的问题。这两句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自我反思。
最后,“故园风景好,愧是未归人”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美好景色的怀念,同时也为自己未能及时归乡而感到愧疚。这种情感既是对家人的思念,也是对自己未能尽孝的自责。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简短的诗句,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展现了明代文人特有的忧郁与思乡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