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汪藻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不幸命运的深深感慨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首句“我生痛不辰”直接揭示了诗人对自己出生时运不佳的悲叹。接着,“尘网苦相缚”形象地描绘了他被世俗束缚的生活困境。诗人年轻时本想归隐田园,享受自然之乐,但并未如愿,“未占林泉福”流露出对此的遗憾。
诗中“夜警蚩尤旗,昼闻山崩谷”运用夸张手法,暗示战乱频仍,如同远古神话中的战争场景,白天山崩谷裂,夜晚也充满敌人的威胁。“寇氛日又逼,东南尽茶毒”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动荡不安,连东南地区也饱受战乱和苛政之苦,百姓生活困苦。
“避乡非惜命,污秽不忍触”表达了诗人并非贪生怕死,而是因为环境恶劣,不愿沾染污秽,保持了自己的清白。最后两句“此身长逝矣,无玷喻白玉”,诗人感叹自己的生命将要结束,但仍希望能保持纯洁如白玉,不被世间的污浊所玷污。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个人遭遇揭示了时代的苦难,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