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微不向吴中隐,为个生缘在鹿门。
行入汉江秋月色,襄阳耆旧几人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顾况的作品,名为《送少微上人还鹿门》。诗中表达了对朋友生离死别的感慨,以及对于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沉感悟。
“少微不向吴中隐”,开篇即点明少微此行并非为了逃避世俗的纷争,而是因为个人生计的需要。这里的“吴中”指的是江南地区,古代常有文人墨客在此地隐居,以此作为他们远离尘嚣的理想之地。
“为个生缘在鹿门”,则揭示了少微此行的真正原因——为了个人生活的缘故,在鹿门这片土地上寻找新的安身立命之所。这里的“鹿门”很可能是指某一特定地点,或者是一个象征性的概念。
“行入汉江秋月色”,诗人以汉江秋夜的明月作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凄清而又深远的情景。汉江流经多个历史文化名城,是古代文人墨客常赋诗咏叹的地方,因此这里也隐含了对历史的回顾和怀念。
“襄阳耆旧几人存”,在这月色中,诗人提及襄阳城,那里曾经有多少老友、故人,如今还剩下几位呢?这里透露出一种时光荏苒、人事变迁的无奈感。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不舍,以及对过往时光的追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深刻体验。
不详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好鸟共鸣临水树,幽人独欠买山钱。
若为种得千竿竹,引取君家一眼泉。
五湖秋叶满行船,八月灵槎欲上天。
君向长安余适越,独登秦望望秦川。
嵩山石壁挂飞流,无限神仙在上头。
采得新诗题石壁,老人惆怅不同游。
世间只有情难说,今夜应无不醉人。
若向洞庭山下过,暗知浇沥圣姑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