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府大帅督参宝谟户部先生持漕节来长沙继升帅守追惟平庵先生分教是邦越四十有九年而多士尊仰说服如一日乃市地立祠以慰士心祠成门下士陈某拜手稽首而诗之曰

佩璐骑麟返帝旁,屐痕所在尚芬芳。

泉行地脉家家井,月到天心处处光。

模范百年垂藻泮,蒸尝千古奉桐乡。

教忠况有无穷泽,衮衮湘流一派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佩璐公主驾驭麒麟返回天帝身边,她走过的地方仍有香气留存。
泉水沿着地脉滋养每家每户的井,月亮照耀下,天地间充满明亮的光芒。
百年典范在学府中流传,千年祭祀在桐乡延续。
教育忠诚的精神有着无尽的恩泽,如同湘江水流源源不断。

注释

佩璐:公主名。
麟:麒麟,传说中的神兽。
帝旁:天帝身边。
屐痕:公主留下的足迹。
芬芳:香气。
泉行:泉水流淌。
地脉:地下水源。
家家井:每户人家的井。
天心:天空中心,指月亮。
处处光:到处都是明亮的。
模范:榜样。
百年:长久的历史。
藻泮:学府,古代学校。
蒸尝:祭祀。
桐乡:地名,可能指有桐树的地方。
教忠:教导忠诚。
无穷泽:无尽的恩惠。
衮衮:形容水流不断。
湘流:湘江。
一派长:持续不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尊崇先贤的场景,以纪念佩璐骑麟归天的宝谟户部先生和分教长沙的平庵先生。诗中提到先生的美德影响深远,如同泉水润泽家家户户,月亮照耀着人们的心灵,他的榜样流传百年,被后人景仰。祠堂的建立,表达了对先生教育之功的感激,以及士子们对其精神的深深敬意。诗人陈元晋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崇敬之情,认为先生的教诲如湘江流水般绵延不绝。

收录诗词(114)

陈元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别玉笥何鍊师(其二)

诚斋已古人,文字上无古。

云龙渺相从,传家有文武。

异闻蕲一面,渴予心独苦。

龙门快先登,羡子赏音遇。

廖师抱长材,弥明吐奇语。

牵联千载名,政以韩子序。

君从萧滩来,我向赣水去。

饥驱我漫出,可耐尘土污。

云山固招君,底事闯城府。

秋凄君且归,我行方出户。

稻粱亦何味,茯苓自堪煮。

何时扣白云,借我一坐具。

形式: 古风

别玉笥何鍊师(其一)

轩轩黄冠师,胄出水曹后。

流风尚诗癖,圣处坐参透。

褰裳红尘外,心赏山水秀。

浑融入芒端,字字遗氛垢。

云雾巧裁缝,冰雪工刻镂。

编成着山岩,光怪射牛斗。

形式: 古风

别留少微兼呈玉堂先生(其五)

君家伯仲尽英妙,笔势夭矫人中龙。

池中我亦自云雨,四方上下长相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寿懒庵赵先生十首(其十)

楚望环宗岳,湘源远派浯。

山川钟气异,宇宙要贤扶。

晚遍朱轩辙,春饶绿野腴。

遥知初度日,歌舞沸重湖。

形式: 古风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