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踆乌不停飞,敛景下蒙谷。
征途险在前,而况车折轴。
夸父追羲和,欲挽丹砂毂。
意远力不任,化作邓林木。
漫漫夜何如,长歌饭觳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艰辛的旅程画面。"踆乌不停飞,敛景下蒙谷",乌鸦不停飞翔,太阳逐渐西沉,暗示时间紧迫,旅人即将进入蒙谷这个险恶之地。"征途险在前,而况车折轴"进一步强调了前方道路的艰难,连车轴都可能断裂,显示出旅途的困苦。
诗人以夸父逐日的神话为典故,"夸父追羲和,欲挽丹砂毂",借夸父追求光明的决心,表达自己坚韧不拔的精神,试图像夸父那样驱车追赶理想的光芒。然而,"意远力不任",尽管心志高远,但力量有限,无法实现,最终只能"化作邓林木",化为邓林(《山海经》中的神木,象征奉献与牺牲),寓意着即使不能达成目标,也要留下坚韧的痕迹。
最后两句"漫漫夜何如,长歌饭觳觫",诗人感叹面对漫长而黑暗的夜晚,唯有以歌声自慰,如同吃着颤抖的肉(觳觫,形容恐惧或寒冷时颤抖),表达了在困境中坚守的孤独与坚韧。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神话故事,展现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壮的情感。
不详
一作德阳,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咸淳七年(公元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是雄踞宋元之际诗坛、创作成绩卓著、最富代表性的作家,也是温州历史上成就最高的诗人。卒葬家乡青芝山。著作编为《霁山集》
青莲不堕劫,金鼎能回枯。
吾道寄流水,此外何所须。
岂不念百年,奄忽归丘墟。
生死同昼夜,逆天讵敢居。
异端纷溺人,微此吾其鱼。
疏柳溪桥昔凭阑,去年月色独来看。
望乡人更分南北,近水花才换燠寒。
红蓼欲遮莲梗出,白云方送雁声酸。
闲尝日辄寻游地,此夜怀君到漏残。
花柳湖西别此翁,十年鬓雪忽重逢。
唐陵愁问永和帖,楚水梦闻长乐钟。
黄奶秋灯馀旧癖,素侯野服拜新封。
世情云雨何时了,千古青青太玉峰。
丰神閒整坐凝然,一笑聊凭笔意传。
却有丹青难画处,独遗好丑在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