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南遁叟,淞北逸民,欧西经师,日东诗祖;
书读十年,路行万里,身历四代,足遍三洲。
此联描绘了一位学识渊博、游历广泛的文人形象。上联“天南遁叟,淞北逸民,欧西经师,日东诗祖”以四个地名加称号,巧妙地概括了这位文人的不同身份和经历。天南遁叟可能指其在遥远的南方隐居或求学,淞北逸民则暗示他在长江以北地区有着闲适的生活或学术研究,欧西经师则表明他曾在欧洲学习或传授知识,而日东诗祖则可能是对其在日本的文学成就或影响的赞誉。
下联“书读十年,路行万里,身历四代,足遍三洲”进一步展现了这位文人的丰富经历。书读十年,意味着他在学术上投入了长时间的学习与研究;路行万里,则说明他广泛游历,足迹遍布各地;身历四代,可能是指他见证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变化,或是经历了四个不同的时代;足遍三洲,则强调了他的足迹遍及亚洲、欧洲、美洲三大洲,展现了其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阅历。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不仅展示了作者的个人风采,也体现了清代文人追求学问、游历四方、见证历史变迁的精神风貌。
不详
此老亦失志才人,有湖山风月供洒挥毫,聊借鹤梦箫声,送万古奇愁向大江东去;
半壁占上头名胜,控吴皖湘衡长留过客,好趁笋香鱼美,学先生后步放一叶中流。
忆今春光范曾亲,睹矍铄之精神,方幸砥柱中流,干国栋家,天险长江资重镇;
才几日老成殂谢,溯忠勤之敦勉,自怅屏藩边徼,思言景行,情伤异地吊乡贤。
惟我公系天下安危,赤手挽狂澜,衡岳千秋钟间气;
以中兴作当朝元老,苍生苏涸辙,大江何处不恩波。
漫道理无凭,观羿奡之卒灭,禹稷之必昌,自古皆显昭果报;
须知天莫测,彼盗蹠以寿终,颜回以夭死,此中正别具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