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西山二首(其二)

我爱林虑山,不处要路津。

兹焉几千古,绝彼朝市尘。

我来成素交,澹澹日益亲。

形骸两相忘,谁主复谁宾。

充然乐我饥,怡然栖我神。

朝光连暮色,佳意含馀春。

心境一融会,世味殊未真。

奕奕草木光,熙熙禽鸟驯。

众物欣有托,吾庐行亦新。

诗书咏而归,况有耆德邻。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林虑山的深情向往与实际探访后的深切感受。诗中以“我爱林虑山,不处要路津”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渴望。接着,“兹焉几千古,绝彼朝市尘”进一步强调了林虑山的静谧与古老,与外界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

“我来成素交,澹澹日益亲”写出了诗人与林虑山之间逐渐加深的情感联系,如同老友般日益亲密。“形骸两相忘,谁主复谁宾”则表达了在自然怀抱中的自由与无拘无束,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不分彼此。

“充然乐我饥,怡然栖我神”描绘了诗人在此地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满足,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得到了滋养。“朝光连暮色,佳意含馀春”通过描绘一天中从早到晚的景色变化,展现了林虑山四季如春的美好景象。

“心境一融会,世味殊未真”表达了诗人在此地的心境与外界的世俗之味形成了鲜明对比,暗示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某种反思。“奕奕草木光,熙熙禽鸟驯”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描写,展现了林虑山生机勃勃、和谐宁静的生态之美。

最后,“众物欣有托,吾庐行亦新”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上所有生命的喜悦与感激之情,以及自己居住环境的焕然一新。“诗书咏而归,况有耆德邻”则点明了诗人不仅在此地找到了精神寄托,还遇到了德高望重的邻居,增添了此行的丰富意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林虑山自然风光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人际关系的珍视,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59)

许衡(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中杂言五首(其一)

花递香风入短棂,草抽新绿倚柴荆。

正忧多病作身累,还喜幽居见物情。

花为可观遭夭折,草因无用得欣荣。

世间巧拙俱相半,不许区区智力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病中杂言五首(其二)

莫怪新贫压旧贫,贫来尤觉此心真。

自怜孤力膺邪议,常欲幽居远市尘。

千里烟霞山障晓,一竿风月野桥春。

凭谁寄问乡间老,我去何人愿卜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病中杂言五首(其三)

但愿吾儿会读书,不妨贫苦一钱无。

头颅有肉元难厚,项颈生筋自合粗。

暗里乘除皆造化,分中操守是良图。

年来识尽荣枯理,却笑苏张见趣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病中杂言五首(其四)

直须眼孔大如轮,照得前途远更真。

光景百年都是我,华夷千载亦皆人。

痴阴冷堕云间雪,和气幽生地底春。

此意若教贤会得,也甘颜巷乐吾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