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吟泽畔心空健,解剑江头事已非。
把酒沧浪愧渔父,何人独向秋风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蟠的作品,名为《笠泽》。从这四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胸襟开阔与淡然自得的情怀。
“行吟泽畔心空健”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之中漫步吟咏的愉悦心情。“泽畔”指的是水边平地,这里可能是指湖泊或河流旁边的开阔区域。诗人行走于此,内心感到空旷而健康,显示出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解剑江头事已非”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事物的释然与超脱。“解剑”意味着放下或解开,而“江头”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这里的“事已非”,可能指的是过去的一些事情已经随时间而远去,诗人对此持一种淡定的态度。
“把酒沧浪愧渔父”一句,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饮酒感怀的情景。“把酒”即举杯邀月,象征着与大自然为伴的自在生活。这里的“沧浪”,通常指的是波涛汹涌的大水,但也可理解为广阔无边的自然环境。而“愧渔父”,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渔父(即钓鱼的人)的敬意,可能是因为他们同样与自然和谐共处。
最后,“何人独向秋风归”一句,则描绘了一种孤独行者在秋风中归去的情景。这不仅仅是一幅画面,更寄寓着诗人的某种情感——或许是对远方的向往,或是对自由生涯的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四个不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深切情感,以及他超脱世俗、自在生活的精神状态。
不详
千年白鹿地,今有佛楼台。
昨日到山下,衔花犹出来。
此坞久无色,何年朝太真。
晓耕云下路,犹恐是仙民。
落日愁飞雨,云中一线明。
西湖将尽处,忽见大江横。
左右盼江湖,游人憩半途。
山高步步上,何用叹崎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