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雨》由明代诗人陆釴创作,通过对春雨细腻描绘,展现了雨中景致的朦胧美与生机勃勃。
首联“阴云漠漠浮天际,鸣雨垂垂度苑墙”以“阴云”、“鸣雨”开篇,描绘出一幅雨幕低垂、云雾弥漫的景象,给人一种沉闷而略带压抑的感觉。接着“度苑墙”三字,将视线从广阔的天空拉回到具体的苑墙之上,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颔联“石燕沙鸠愁太剧,岸花汀柳湿何妨”运用拟人手法,将石燕、沙鸠赋予了情感,它们因雨而愁,却也暗示了雨中的生机。同时,“湿何妨”三字则展现出诗人对雨的喜爱与欣赏,即使万物被雨水浸润,也别有一番风味。
颈联“霏微仙阙鲸鼍杳,缥缈寒江舟楫长”进一步扩展了画面,将视角转向更为辽阔的天地。这里用“仙阙”、“鲸鼍”、“寒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飘渺空灵的意境。鲸鼍的消失与舟楫的延伸,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空间感。
尾联“春色纷披不知处,祗疑烟浦对潇湘”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春色的追寻与向往。在春雨的滋润下,春色似乎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捕捉。诗人仿佛置身于烟雾缭绕的水边,遥想潇湘之地的美景,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雨中的生动画卷,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