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王子和

豪华相陵豆粥石,坐上珊瑚碎三尺。

那知萧条洙泗间,灶火不星连七日。

我生不复饯文穷,醉眼从来四海空。

一饱便令百忧失,三合红陈等万钟。

君家况有柳枝弱,客恶不容主人恶。

造门果腹姑置之,杜陵寒眼凭君廓。

形式: 古风

翻译

豪华宴席上豆粥如石般坚硬,座中珊瑚杯摔得粉碎三尺长。
谁能想到在洙泗这样的荒凉之地,连七天的炊烟都断绝。
我的一生不再为贫困文人送别,醉眼看遍世间皆为空无。
一顿饱餐就能消除百般忧虑,美酒佳肴胜过万钟富贵。
你家还有那柔弱的柳枝,客人受冷遇不能让主人也受罪。
暂且放下饥饿上门的我,杜陵寒士只求你宽广的心胸接纳。

注释

豪华:形容宴会的奢华。
相陵豆粥石:比喻食物粗糙如石。
洙泗:古代两条河流名,象征文化衰落。
灶火不星连七日:形容生活极度贫困,连做饭的烟火都没有连续几天。
文穷:指贫穷的文人。
杜陵:地名,代指诗人自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戏王子和》,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子和豪华生活方式的调侃和自嘲。开篇“豪华相陵豆粥石,坐上珊瑚碎三尺”描绘了一种奢侈豪华的生活场景,豆粥石可能是用珍贵的材料制成的食器,而坐在珊瑚碎花纹理的座椅上,展现了主人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接着,“那知萧条洙泗间,灶火不星连七日”转折处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忽视和不屑一顾。萧条指的是荒凉的环境,而洙泗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可能象征一种远离尘世的清贫生活。灶火即炉火,不星连七日则意味着长时间没有燃烧,暗示着诗人对于物质享受的淡然。

“吾生不复饪文穷,醉眼从来四海空”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和豁达。他自称生平不再追求物质上的富裕,醉眼看待世间万象,都显得渺小而空洞。

“一饱便令百忧失,三合红陈等万钟”则是诗人对朋友豪华生活的调侃。一顿美食就能让所有烦恼消散,而三合(即三个时辰)的好酒如同万钟(千斤)般珍贵,这种说法显得轻松而不切实际。

最后两句“君家况有柳枝弱,客恶不容主人恶”和“造门果腹姑置之,杜陵寒眼凭君廓”则是对朋友豪华生活的进一步点评。诗人指出王子和家的奢侈生活如同细弱的柳枝,不堪一击;而自己作为客人,对于主人这种恶习也无法容忍。最后两句中的“造门果腹姑置之”可能是说朋友家中连门都用珍贵的材料制成,而“杜陵寒眼凭君廓”则是诗人自嘲,自己的生活如同杜陵(地名)一样清贫,但仍然凭借着友情来仰望王子和的豪华世界。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思考,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生活方式的调侃和自嘲。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戏吴少綝

短檠对君同泮水,齑盐不给穷吞纸。

君今载纸连数艘,贫富相悬九万里。

崇宁政事先方田,纷纷讼牒乱云烟。

祗今列屋饱虫蠹,官折羊酒寿高年。

夫子谈笑收馀庆,不复尘埃生釜甑。

便当痛饮天津桥,一网尽呼天下俊。

形式: 古风

戏彦成端友

一天梅雨乱缤纷,二陆超然乐事并。

师命炙牛携越妥,相如涤器对文君。

闭门嗟我如孙敬,载酒谁人过子云。

窥窦有心公肯否,要将文字杂红裙。

形式: 七言律诗

次韵王信州

煤炱飞上天,沉沉三日雾。

银河一压摧,狂雨恣横骛。

我恐铁骑来,疾驰不纳屦。

气豪如项羽,势猛似黥布。

瀰漫江海接高穹,石牛未洗血泥红。

天吴八首真奇怪,咄嗟平地作银宫。

我贫家火不星灶,赤脚灭没泥涂中。

目断晓风生少女,又复茅檐飞白龙。

惭愧北来王夫子,籍籍声名满都鄙。

朝吟千赋暮千诗,松腴亦须枯海水。

莫倚文章似孟坚,未用风流追乐天。

且以光芒破阴晦,挽回日色到桑田。

乐岁天公有严约,斥落旄头沉贯索。

从公日醉三百杯,不怕西风动旗脚。

形式: 古风

次韵王信州古风

我昔少年日,气与风雷壮。

一言既不合,掉头归望望。

誓将老烟霞,叩角耕闲旷。

一日烦干旌,叩天舒孟浪。

自譬舟一叶,沙溪春荡漾。

百川傥已东,吾力那能障。

尚赖天地宽,未即崇山放。

栟榈付冷居,乃为世所长。

老妻画纸棋,赤脚沽村酿。

醉起舞彩衣,吾道颇休畅。

人杰又鼎来,不怕供诗帐。

酬唱激清风,洗空烟雨瘴。

故人化鹤仙,穹庐共悽怆。

生还义更高,裹饭远相饷。

演山见长庚,醉眼不敢仰。

便结骑鲸游,不知飞燕谤。

兰亭最后来,德齿均所尚。

伤时虽慷慨,论事尤倜傥。

杯酒七峰下,逸思九天上。

万事俱可人,祇欠蛾眉唱。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