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元祐文章绝代无,为盟主者眉山苏。
旧闻宗匠为诗匠,今见东湖说后湖。
寂寞香山老居士,浩荡烟波古钓徒。
澜翻翰墨惊人眼,一段清冰在玉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慥对苏轼及其作品的赞美之作。首句“元祐文章绝代无”高度评价了苏轼在元祐年间文章成就的独特和无人能及。次句“为盟主者眉山苏”点明苏轼作为文学界的领袖地位,源自他的故乡眉山。接下来,“旧闻宗匠为诗匠”进一步强调苏轼在诗歌创作上的宗师地位。
诗人提到“今见东湖说后湖”,可能是指苏轼在杭州任职时与西湖的故事,东湖和后湖都是西湖的别称,暗示苏轼的文采如西湖般浩渺深远。然后,“寂寞香山老居士”借用了白居易的“香山居士”之号,表达了对苏轼晚年生活的想象,虽寂寞但不失高洁。
“浩荡烟波古钓徒”描绘出苏轼像古代隐逸的钓鱼人一样,心境开阔,超脱世俗。最后两句“澜翻翰墨惊人眼,一段清冰在玉壶”是对苏轼书法艺术的赞誉,比喻其笔墨如江河翻腾,令人惊叹,而其人品如同玉壶中的清冰,晶莹剔透,高洁无暇。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苏轼的文学才华和人品为焦点,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仰和赞赏。
不详
生卒年不详。北宋大臣曾公亮裔孙。曾官至尚书郎、直宝文阁。晚年隐居银峰,潜心修道,主张“学道以清净为宗,内观为本”,编成《道枢》四十二卷,选录大量修道养生术,包括义理、阴符、黄庭、太极、服气、大丹、炼精、胎息、金碧龙虎、铅汞五行等。死后被列为理学名臣,进祀乡贤祠
巫山不可见,翠岫几重重。
云外藏三岛,江头认九峰。
淡烟迷暝色,疏雨浥秋容。
目断凝贞路,松风传暮钟。
子后寅前东向坐,冥心琢齿鸣鼍。
托天回顾眼光摩。张弓仍踏弩,升降辘轳多。
三度朝元九度转,背摩双摆扳弩。
虎龙交际咽元和。浴身挑甲罢,便可蹑烟萝。
别样清芬扑鼻来。秋香过后却追回。
博山轻雾锁崔嵬。
珍重芗林三昧手,不教一日不花开。
暗中错认是江梅。
佳友。金英辏。陶令篱边常宿留。秋风一夜摧枯朽。
独艳重阳时候。剩收芳蕊浮卮酒。荐酒先生眉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