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太守行三首(其三)

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

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

寄语金闺妾,勿怨寒床虚。

鹅军攻日逐,燕骑荡康居。

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雁门地区的战争景象,充满了紧张与壮烈的气息。开篇“三月杨花合,四月麦秋初”以自然景象起笔,暗示时间的流转,随后“幽州寒食罢,郑国采桑疏”则点明了季节更替与农事活动,为后文的战争背景铺垫。

“便闻雁门戍,结束事戎车”两句直接引入战争主题,描述了雁门边防的紧张局势,士兵们准备出征。接着,“寄语金闺妾,勿怨寒床虚”表达了对家中妻子的关怀与安慰,体现了战争背景下的人情味和家庭的牵挂。

“鹅军攻日逐,燕骑荡康居”描绘了军队的行动,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大宛归善马,小月送降书”则展示了战争的结果,胜利方获得了战利品,包括良马和降书,象征着战争的结束和和平的到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南北朝时期雁门地区战争的紧张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收录诗词(281)

萧纲(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 字:世缵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武进)
  • 生卒年:503―551

相关古诗词

京洛篇

南游偃师县,斜上灞陵东。

回瞻龙首堞,遥望德阳宫。

重门远照耀,天阁复穹窿。

城榜疑复道,树里识松风。

黄河入洛水,丹泉绕射熊。

夜轮悬素魄,朝光荡碧空。

秋霜晓驱雁,春雨暮成虹。

曲阳造甲第,高安还禁中。

刘苍归作相,窦宪出临戎。

此时车马合,兹晨冠盖通。

谁知两京盛,欢宴遂无穷。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棹歌行

妾家住湘川,菱歌本自便。

风生解刺浪,水深能捉船。

叶乱由牵荇,丝飘为折莲。

溅妆疑薄汗,沾衣似故湔。

浣纱流暂浊,汰锦色还鲜。

参同赵飞燕,借问李延年。

从来入弦管,讵在棹歌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怨歌行

十五颇有馀,日照杏梁初。

蛾眉本多嫉,掩鼻特成虚。

持此倾城貌,翻为不肖躯。

秋风吹海水,寒霜依玉除。

月光临户驶,荷花依浪舒。

望檐悲双翼,窥沼泣前鱼。

苔生履处没,草合行人疏。

裂纨伤不尽,归骨恨难祛。

早知长信别,不避后园舆。

形式: 古风

美女篇

佳丽尽关情,风流最有名。

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

粉光胜玉靓,衫薄拟蝉轻。

密态随流脸,娇歌逐软声。

朱颜半已醉,微笑隐香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