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其一)和俞叔夜七夕

秋意生何许。对玉钩、微云避舍,素风吹暑。

银汉桥成天路稳,乾鹊声声媚妩。

送仙仗、年年须度。

离合悲欢多少话,想今宵、缱绻难深诉。

千古恨,无新故。聊须作意成欢绪。

为佳时、金针戏把,翠觞频举。

莫念匆匆轻掺袂,天上元无间阻。

况好是、新凉庭户。

倦客天涯嗟老大,趁珠帘、绣额高楼处。

乞些巧,调儿女。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李处全的《贺新郎·其一》和俞叔夜七夕。这首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对佳人的思念。

"秋意生何许"一句,直接引出了秋天的氛围,秋意萌生之处。接下来的"对玉钩、微云避舍,素风吹暑"写出了诗人与所爱之人的相对而立,他们仿佛是那挂在天边的玉钩,而微薄的云彩也似乎在回避这份情感交融。

"银汉桥成天路稳,乾鹊声声媚妩。送仙仗、年年须度"则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其中银河如桥一般坚固,乾鹊(即燕子)的鸣叫声声入耳,这是对七夕佳节的点题,也隐含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离合悲欢多少话,想今宵、缱绻难深诉。千古恨, 无新故。聊须作意成欢绪"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情感的回忆和珍视,那些离合悲欢的往事太多太复杂,难以深入地叙述。千古的怨恨似乎已经成为永恒,不再有新的遗憾,只能在心中将这些美好的瞬间编织成一串欢乐的回忆。

"为佳时、金针戏把,翠觞频举。莫念匆匆轻掺袂,天上元无间阻"诗人提议要好好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用金针在丝线中穿梭,就像经常举起那翠绿的酒杯来敬酒。不要去想那些匆忙和轻率的过去,因为在天上的世界里,本就没有隔阂和阻碍。

最后,"况好是、新凉庭户。倦客天涯嗟老大,趁珠帘、绣额高楼处。乞些巧,调儿女"则写出了诗人对于当前境遇的满足,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在这片新的凉爽中,诗人作为一个旅途疲惫的客人,在天涯感叹时光飞逝,身处高楼之巅,珠帘低垂,绣额(即窗棂)装饰华丽。诗人在这里乞求一些巧思,以调和儿女之情。

这首词通过对秋夜七夕的描写,以及诗人与所爱之人的交织感情,展现了一个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永恒美好的向往。

收录诗词(51)

李处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34-1189

相关古诗词

贺新郎(其二)再和

心事知谁许。政吾曹、摛辞弄翰,邀凉蠲暑。

节物于人俱可喜,今夕渠偏媚妩。

笑曝腹、书生风度。

河鼓天孙非世俗,纵惊云、急雨休轻诉。

忆倾盖,便如故。良辰欢意宽离绪。

称仙家、瑶台缥缈,霓裳掀举。

应想尘寰空怅望,月路谁曾隔阻。

是处有、绮窗朱户。

我爱五湖烟水阔,待扁舟,寻到支机处。

访婺女,共媭女。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浣溪沙.儿辈欲九日词而尚远,用“满城风雨近得阳”填成浣溪沙

宋玉应当久断肠。满城风雨近重阳。

年年戏马忆吾乡。

催促东篱金蕊放,佳人更绣紫萸囊。

白衣才到共飞觞。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其二)咏木犀

谁将翡翠。闲屑黄金摅巧思。缀就花钿。

飞上秋云入鬓蝉。一枝斜倚。披拂香风多少意。

午镜重匀。娇额妆成宫样新。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三)甲午九月末在婺州韩守坐上和陈尚书韵

更生观尽。双璧蒹葭那敢并。四海无人。

笑语从容许我亲。平生此客。复与太丘登醉白。

病里颦眉。贪看惺惺骑马归。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