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百咏(其十四)静养

昔日种梅悟养生,如今丹火愧难成。

百花头上人争羡,十客图中尔独清。

颜子潜心忘久坐,伊川瞑目觉初晴。

有诗多在无言处,习静千回绕树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梅花百咏(其十四)静养》由明代诗人李江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梅花静养之美的独特感悟。

首句“昔日种梅悟养生”,诗人回忆起过去种植梅花时,从中领悟到了养生之道,暗示梅花与人的精神修养有着深刻的关联。接着,“如今丹火愧难成”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未能达到理想境界的自谦和遗憾,以“丹火”象征修炼或追求的目标,暗含着对梅花静美之境的向往。

“百花头上人争羡,十客图中尔独清”两句,对比了梅花与众花的不同之处,强调了梅花在百花之中独树一帜的清雅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梅花的欣赏和赞美之情。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梅花的独特魅力。

“颜子潜心忘久坐,伊川瞑目觉初晴”引用了古代两位著名学者颜回和程颐的故事,分别代表了儒家的内省和外察,通过这两个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静养和内心修为的思考,暗示了梅花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能够启发人们深入自我反省,达到心灵的宁静与清明。

最后,“有诗多在无言处,习静千回绕树行”两句,点明了诗歌创作的真谛在于内心的体验和感悟,而非表面的华丽辞藻。诗人通过多次围绕梅花静观细听,获得了灵感,最终在无言之处找到了诗歌的源泉。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静养之美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对静谧、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275)

李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梅花百咏(其十五)触处洞融

分明触处洞融时,幽涧风轻月到迟。

月转梢头银压蕊,风来香动玉摇枝。

红炉点雪寒如洗,绝壑清冰影欲移。

自觉春光多泄漏,一番生意一番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百咏(其十六)悟道

括尽春光满范围,何曾有意欲探奇。

高低草木化生处,上下鸢鱼飞跃时。

道体晓然归老眼,诚明端的是生知。

点头底事无人问,潦倒龙钟撚断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百咏(其十七)趣

分外清幽景绝奇,个中风味少人知。

不图春色有如此,惹起诗情无了期。

陋巷箪瓢贫自乐,舞雩沂水咏相随。

酒杯莫道罗浮远,四百峰头入梦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梅花百咏(其十八)真

传此天真本自谁,令人真个动神思。

品题雪月归康节,点画乾坤见伏羲。

内外兼该皆一理,始终诚实更何疑。

些儿样子好光景,五百年来老眼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