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李宣龚所作,名为《高二适渝州来书奉答》。诗中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历史变迁和人生际遇的感慨。
首句“我昔蜀游兵未动,扁舟犹得夔巫送”回忆了往昔在四川游玩时,还未感受到战事的动荡,还能享受舟行三峡的宁静。然而,“忽然戎马乱中原”转折,暗示了战乱的突然爆发,使得原本平静的生活发生了剧变。
“益部遂闻天下重”进一步强调了战乱对四川地区的影响,使之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一噫风雪百战新”描绘了战争带来的艰苦与洗礼,诗人因战乱而深感忧虑,这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在困苦中成长为诗人。
最后两句“达夫早识从军乐,谁谓儒冠误此身”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反思,虽然他曾身为儒生,但战乱中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人生的复杂与军人的坚韧,认为即使儒冠(代表文人身份)并未阻碍他面对生活的挑战。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个人的转变,既有对过去的回忆,也有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