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华藏寺先呈琏长老

切莫撞钟领众迎,作家相见要情真。

亦庵自是优婆塞,知事当人定不瞑。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千万不要为了迎合众人而敲钟,作家之间的相遇应当真诚相待。
亦庵这个人就像一个佛教中的居士,明白事理的人在面对事情时会保持清醒,不会被迷惑。

注释

撞钟:比喻迎合大众或引起注意的行为。
作家:这里泛指有创作能力的人。
优婆塞:佛教名词,指在家修行的男居士。
知事:明白事理,通达世故。
定不瞑:形容人头脑清晰,不被迷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镈所作,题为《至华藏寺先呈琏长老》。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佛法的尊重和理解,以及他与僧人的情谊。

"切莫撞钟领众迎" 表示作者希望僧人不要急于敲钟集合众僧来迎接,而是要真诚地去相见。这不仅体现了作者对于仪式的态度,也反映出他对待友人的真挚。

"作家相见要情真" 强调了在与僧人会面时,作者强调的是情感的真实性,这里的“作家”指代自己,与长老相见,希望能够达到心灵上的交流和理解。

"亦庵自是优婆塞" 这句话中的“亦庵”意指佛教的寺院或僧人的住所,“优婆塞”即半出家人,是居家修行的人,他们虽未完全出家,但已有较深的佛法造诣。这两者相连,可能是表明作者对佛法修持有一定的理解和认同。

"知事当人定不瞑" 这句话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事务处理的态度,即在了解事情的时候,应当由合适的人来决定,不应该仓促或敷衍了事。这里“瞑”字可能暗示着对佛法中“明觉”的追求。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与僧人之间的情谊,也透露了他对于佛教修行的一种理解和尊重,以及在生活中处理事情时的认真态度。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观旧写照有感

赵茂写我真,今朝喜重见。

相望十五载,容貌尽更变。

恰如逢故人,省认向时面。

自怜岁月去,亟若弦上箭。

其间忧与病,往往几历遍。

寒暑外侵薄,思虑内萦缠。

幻形类草木,孰能永葱茜。

发幸才半白,登临未衰勌。

逍遥溪复壑,安稳寝并膳。

十年每一画,能用几何绢。

会看乌帽下,满垂银色线。

莫嫌老易来,身健尽堪羡。

赖有难画者,炎天飞雪片。

浩劫且长存,那随时序转。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许深甫宰分宜

峥嵘飞藻妙无前,廓廓披怀万丈渊。

久矣愿交嗟迹异,兹焉觌面实心先。

雪窗政握持杯手,风溆惊排转柁船。

名宦祝君诚长语,安心西去试鸣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过下黄村

山腰摘菜穿云里,山嘴吹烟接云起。

响边樵唱路幽幽,白处鹅群波瀰瀰。

临堤野毛槽盛水,破璧方帘自撩纸。

相应不望袅蹄金,落得清闲养妻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过竹村

再宿离城邑,全无世俗氛。

僧包轻溅水,渔灶冷炊云。

酒好休教尽,诗悭却自欣。

昼闲贪睡稳,独被不须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