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张荷塘论诗

薰莸非同根,鹓鸱岂并处。

欲作古贤辞,先弃凡俗语。

青岩万仞立,丹凤千里翥。

宝气照山川,芳华出雾雨。

快此大美聚,亦使小拙妩。

浅易询灶妪,险怪趋虬户。

焉知难易外,横纵入规矩。

小黠弄狡狯,窥隙目用鼠。

不知虎视雄,一啸风林莽。

哓哓杂市井,喁喁媚儿女。

至言将不出,曩哲遭腹侮。

谓获㫺未搜,颇疑今者愈。

嗟哉余病耄,柰此众簧鼓。

弦上矢难留,蓄愤终一吐。

不期得吾心,君先树帜羽。

将埽妄且庸,略示白与甫。

病几偶对论,阳气上眉宇。

东南百俊彦,解者未十五。

寡和君勿嫌,终世一仰俯。

有得㫺几人,屈指君试数。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与张荷塘论诗》。诗中以“薰莸非同根,鹓鸱岂并处”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不同品质的人比作不同的植物或鸟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人才与品质的重视。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青岩万仞立,丹凤千里翥”,以此象征着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的崇高与远大。

“宝气照山川,芳华出雾雨”进一步强调了美德与才华的光辉与影响力。“快此大美聚,亦使小拙妩”则对比了大美与小拙,强调了优秀品质的重要性。接下来的几句“浅易询灶妪,险怪趋虬户”则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指出在追求美德与才能时,既要避免过于简单化的思考,也要警惕复杂诡谲的行为。

“焉知难易外,横纵入规矩”提醒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既要超越常规,也要遵循一定的准则。“小黠弄狡狯,窥隙目用鼠”讽刺了那些表面上聪明实则狡猾的人。“不知虎视雄,一啸风林莽”则赞美了真正的英雄人物,他们的力量与威严能够震撼天地。

“哓哓杂市井,喁喁媚儿女”批判了社会上的喧嚣与谄媚之风。“至言将不出,曩哲遭腹侮”表达了对真正智慧与道德的缺失的忧虑。“谓获㫺未搜,颇疑今者愈”则对当前社会状况表示担忧,认为获取知识与美德的途径并未被充分探索,反而可能更加困难。

最后,“病几偶对论,阳气上眉宇”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年老体衰的感慨,但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东南百俊彦,解者未十五”感叹于年轻一代中真正理解并实践美德与才能的人并不多。“寡和君勿嫌,终世一仰俯”鼓励对方不要因为缺乏共鸣而感到失望,表示愿意与之共同追求。“有得㫺几人,屈指君试数”则是对真正具备美德与才能之人的数量表示怀疑,期待能有更多的发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生动的描绘以及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德、才能、智慧与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与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访坳堂观察于城南宝光寺释皓清亦至读观察近诗数十首雨中共至皇姑寺作诗二首(其一)

江雾带长干,南望尽苍碧。

何处使君居,空山少人迹。

东风㲹林影,径草含新色。

数转造精庐,遂尔逢巾舄。

漠漠寒云光,幽幽丈室白。

山僧共披帷,飞雨飒沾席。

清言接今玆,高文自曩㫺。

真性不容遏,笔墨偶流溢。

结习诚未忘,固已遗喧寂。

诛茅钟阜巅,邀君共晨夕。

形式: 古风

访坳堂观察于城南宝光寺释皓清亦至读观察近诗数十首雨中共至皇姑寺作诗二首(其二)

树引南冈升,云垂午光晦。

披衣细雨中,曳杖荒林外。

企彼建琳宫,远矣自前代。

庭围青竹幽,石倚红墙坏。

危阁堕泠风,空棂塞寒霭。

列架备龙藏,展读吾未逮。

所欣道人韵,敷坐肃相对。

形式: 古风

偕方坳堂登牛头回至献花岩㝛幽栖寺

昨雨竟夕䢅未休,与君㝛约登牛头。

我怯欲止君意锐,中道稍幸霾云收。

山阴转至南涧曲,佛宫上倚云峰稠。

八门阶磴凿苍翠,两阑松桂交龙虬。

十围银杏穿入地,再出若济兴陶邱。

沾衣尚有林雨隳,拄杖且趁石径幽。

深洞传为辟支坐,小沼或记昭明游。

世往荒昧不可辩,登冢一俯千山周。

东来句曲气咫尺,大江三面环如钩。

仰思万古正惝恍,飞乌忽逝投沧洲。

下践僧廊出门外,危循鸟道升东陬。

献花岩居万木杪,片壤劣架悬钟楼。

其时山花开且落,枝閒偶复闻啁啾。

回视来径杳修曲,山光金碧交相浮。

幽栖寺近暮投㝛,林深雾暗风飕飗。

道人㫺处此石窟,远有望气来相求。

廓然无圣乃家法,金屑虽贵宁居眸。

尚有佛见师所斥,了无一法今何修。

嗟予与子厌尘壒,但云芒屩贤鸣驺。

若寻第一微妙义,岂于喧寂论谁优。

山僧煮笋春米熟,虎跑泉瀹香盈瓯。

镫前饱食放头睡,起看杲日青天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

㫺有淮淝帝起凌江东,金陵始建吴王宫。

苍松白石传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园中。

是时招徕天下雄,游赏时与匹士同。

谋画纷纶史述不可尽,故物矗立皆英风。

蒋山南徙新宫卫,松石遗在中山第。

君臣际遇自当年,景物萧疏成异世。

我朝奄抚江南陲,大功坊设行省司。

人言江宁使院天下冠,日月烟霞生古姿。

翠华临锡瞻园字,松石光辉又一时。

此邦有宅城西面,六朝松石名尝擅。

渔洋司李为题诗,贱子少年曾一见。

四十年来古松死,三品石徙金坛县。

呜呼于文襄,没乃返故乡。

何尝得一日,幅巾屣履苔石旁。

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迹销磨多慨慷。

岂如使院长清秘,冠盖频誇松石异。

自㫺元依天子家,于今尚托诸侯帅。

使君动法前贤事,文章可传政可嗣。

倚石松前听松吹,谢公哀乐羊公泪。

好诵《甘棠》召伯诗,休偕异石菱溪记。

露砌风轩携酒尊,更邀白发醉芳园。

古今事往都须置,松石之閒别有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