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叔伊次子声渐殁于天津之乱叔伊自为哀辞使余题其后

神京烽火莽连云,爱子书来隔虏氛。

魂梦飞扬多幻想,道途惊绝入传闻。

栖栖江汉诗人老,去去家山落日醺。

剩有哀情似熙甫,一篇思子缀奇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时期京城神京(北京)烽火连天的景象,诗人郑孝胥在接到儿子陈叔伊书信,得知儿子在天津之乱中不幸的消息时,内心悲痛万分。他通过梦境和传闻感受儿子的遭遇,表达了对儿子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魂梦飞扬多幻想",写出了诗人想象中的儿子在困境中挣扎,形象生动;"道途惊绝入传闻",则传达出消息传递的艰难与不确定性。接着,诗人感慨自己漂泊异乡,如同江汉上孤独的老诗人,夕阳西下,更添离愁。

"栖栖江汉诗人老",流露出诗人的沧桑感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去去家山落日醺",借落日余晖渲染出归乡无望的凄凉。最后,诗人将自己深沉的哀情比作杜甫(杜甫是唐代著名诗人,以深情著称),用一篇哀辞寄托对儿子的思念,将其化为文学上的奇文。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战争背景和个人经历,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动荡时代的感慨。

收录诗词(1461)

郑孝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十一月二十七日雪中作

楚山尽作晓云横,惊浪偏含急雪声。

泼墨江天如薄暮,凝寒楼阁转虚明。

钓蓬敛岸行踪杳,冻羽喧枝坠影轻。

不是徽之倦乘兴,恐将干谒损诗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十二月十六夜月下作

岁尽寒殊苦,晴明得此宵。

月将冰共照,云似雪难消。

楼影清如画,江光静更摇。

谁怜庭下柏,相对不成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江汉

冻苔渐活到梅根,暖日摇波出岸痕。

客里春光生怅望,鸥边山色易黄昏。

嵚崎已觉人堪笑,强聒终嫌舌尚存。

江汉思归归未得,腐儒何必属乾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挽何梅孙

一生相见祇三年,后有千秋付杳然。

吾党已孤胡见夺,海滨欲老更无缘。

卷怀独觉天民贵,讲学还怜士气坚。

遗墨数行题岁尽,可堪追答向重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