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中猎户来呈虎,月下田夫走献麛。
讳道山成应不得,关东谁肯有书题。
这首诗描绘了两个生动场景:雪夜中,猎户带着猎获的老虎前来献给官员;月光下,农夫急匆匆地送来刚捕获的小鹿。诗人通过这两个画面,暗示了地方官员的权势和影响力,以及农民对他们的敬畏之情。"讳道山成应不得"一句,可能意味着猎户和农夫不敢直接提及山林的丰盛或艰辛,而是以献猎物的方式含蓄表达。最后,诗人以疑问语气问道,关东地区(指偏远地区)的人们又有谁能有机会为这样的事情留下书信记载呢?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府与民间关系的观察,以及对底层民众生活的同情和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朝困十催何敢饱,暮虞百罚更生寒。
鸡山小石凤山柳,移植庭前少自宽。
一夫肆力能排闼,万旅无谋漫仰关。
成败是非今有底,忍将鞭扑作威颜。
㪷升白米能供酒,暝目红裙难听歌。
为谢黄州王内翰,莫言官职也蹉跎。
萧条吏散如堪适,萧洒诗成亦可娱。
王谢异时同惠我,只惭笔力不能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