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余学官归罗江

豆子山,打瓦鼓。阳坪关,撒白雨。白雨下,娶龙女。

织得绢,二丈五。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

我诵绵州歌,思乡心独苦。送君归,罗江浦。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送余学官归罗江》是一首描绘送别场景与乡土情怀的短诗。诗人以豆子山和阳坪关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如“打瓦鼓”和“撒白雨”,营造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离别氛围。"娶龙女"的传说增添了神秘色彩,而“织得绢,二丈五”的描述则暗示了学官家乡的勤劳与富饶。

“一半属罗江,一半属玄武”表达了对罗江和玄武两地的归属感,同时也寓言了学官的两难选择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最后,诗人以“我诵绵州歌,思乡心独苦”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离去后孤独思乡的情感,以及对学官归乡之路的关切。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自然景物和民间传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乡愁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收录诗词(1519)

杨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后因流放滇南,、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

  • 字:用修
  • 号:升庵
  •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 生卒年:1488~1559

相关古诗词

恶氛行

金碧山前恶氛起,虏马来饮滇海水。

城西放火银汉红,炎焰尘头高十里。

两重日晕围白虹,万家仰首呼苍穹。

相顾惨然无颜色,呜呼寄命须臾中。

贼徒浑几个,枕戈临水卧。

我军屯北门,分明不敢过。

土酋胁盟来索官,城上无言骑堞看。

父老仓忙双涕泗,细说去冬寻甸事。

弦急柱促柄倒持,首祸今朝竟何自。

堂堂之阵谁主兵,喁喁公等皆儒生。

贼来不肯令出哨,贼去但解抬空营。

岂无雄武士,奋身思一决。

咫尺辕门不肯前,怒发冲冠气填咽。

况闻千金逐日费,连月公储已倾竭。

土兵抄掠尽村园,升天无梯地无穴。

熙皞闾阎踰百年,太平官府真神仙。

紫薇迢迢华盖远,虚将敲朴威穷边。

边隅一旦纷解瓦,喑呜变作擎拳者。

喑呜擎拳两柰何,君不见建武年中任校尉,又不见开元年中张乾陀。

形式: 古风

三岔驿

三岔驿,十字路,北去南来几朝暮。

朝见扬扬拥盖来,暮看寂寂回车去。

今古销沉名利中,短亭流水长亭树。

形式: 古风

送樊九冈副使归新繁

别君于南云碧鸡之泽,追君于东城金马之坡。

酌君以莲蕊清曲之酒,侑君以竹枝巴渝之歌。

天涯岐路镇长在,故人零落浑无多。

忆昔君为汉阳守,沧浪之清古无有。

拂衣掉头不肯顾,饮冰旧谣在人口。

明诏复起句町行,官突未黔先濯缨。

宦游不博归故里,荣禄何如全令名。

九陇高冈白云野,吾庐世耕在其下。

清泠好结鸥鹭盟,春秋愿醉鸡豚社。

蜃雨蛮烟老玉关,小山丛桂不同攀。

愁心如月何时掇,夜夜随君梦里还。

形式: 古风

巫山一段云(其二)集美人名

紫玉雕歌扇,红绡织舞裙。年华小小貌真真。

锦字写双文。花蕊当窗见,兰香隔座闻。

莫愁春信夜来分。入梦有朝云。

形式: 词牌: 巫山一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