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可怜淮水去来潮。春堤杨柳覆河桥。
泪痕未燥讵终朝。行闻玉佩已相要。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之子萧纲所作的《和萧侍中子显春别诗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描绘了淮水的潮起潮落,春日里堤岸上的杨柳覆盖着河桥,以及主人公的眼泪还未干涸,却已预感到与友人的重逢。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色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行闻玉佩已相要"一句,更是以玉佩的声响预示着友人即将到来,充满了温馨与期待的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体现了萧纲在诗歌创作上的才华。
不详
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桃红李白若朝妆,羞持憔悴比新芳。
不惜暂住君前死,愁无西国更生香。
天霜河白夜星稀,一雁声嘶何处归。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蠡浦急兮川路长,白云重兮出帝乡。
平原忽兮远极目,江甸阻兮羁心伤。
树庐岳兮高且峻,瞻派水兮去泱泱。
远烟生兮含山势,风散花兮传馨香。
临清波兮望石镜,瞻鹤岭兮睇仙庄。
望邦畿兮千里旷,悲遥夜兮九回肠。
顾龙楼兮不可见,徒送目兮泪沾裳。
蝶黄花紫燕相追。杨低柳合露尘飞。
已见垂钩挂绿树。诚知淇水沾罗衣。
两童夹车问不已。五马城南犹未归。莺啼春欲驶。
无为空掩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