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的《和荅崇道写怀二十咏》系列中的一首,名为“其六”。夏良胜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自己三十年漂泊生涯的感慨,以及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状态的向往。
首句“三十年过浪食菲”,点明了诗人经历了三十年的漂泊生活,生活简朴,充满了艰辛与不易。这里的“浪食菲”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四处奔波、生活清贫的状态。
次句“愧无佳句似元晖”,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的自谦。元晖,即陶渊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其作品多以自然风光和田园生活为题材,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夏良胜在此表示自己未能写出像陶渊明那样脍炙人口的佳句,流露出一种深深的遗憾和自责。
后两句“名园何处追呼赏,不见山公倒载归”,则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集生活的向往。山公,即西晋时期的名士山涛,以其豪放不羁、乐于饮酒著称。诗人想象着在名园中与文人雅士一同赏景、饮酒的情景,却感叹现实中无法实现这样的生活,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失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与反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夏良胜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