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杂诗七首(其三)

月华如水吹溶溶,开窗恰对大茅峰。

阴森石壁数千仞,遐举或与笙鹤逢。

少时意气洵无两,瞿唐剑阁频来往。

今兹投老归江乡,咫尺玄都心怯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茅峰时的复杂情感与心境变化。首句“月华如水吹溶溶”以月光比作流水,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柔和的氛围,仿佛月光在轻轻吹拂,渲染出夜晚的静谧之美。接着,“开窗恰对大茅峰”则点明了诗人的位置与所见之景,窗户打开,正对着雄伟的茅山,这种自然景观的直接呈现,让读者仿佛也置身其中。

“阴森石壁数千仞,遐举或与笙鹤逢”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茅山的壮丽与神秘。高耸入云的石壁,给人一种震撼的视觉冲击,同时也暗示着山中可能隐藏着未知的神秘与灵性,或许能遇见仙鹤与笙乐,增添了一层超凡脱俗的意境。

接下来,“少时意气洵无两,瞿唐剑阁频来往”表达了诗人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频繁的行旅生活,暗示了他曾经的勇猛与不羁。然而,“今兹投老归江乡,咫尺玄都心怯上”则转折到了晚年,诗人回到了故乡,面对熟悉的玄都(可能指山名或地名),却感到畏惧,或许是对过往岁月的感慨,或是对年华逝去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从年轻时期的豪迈到晚年回归的复杂心理变化,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收录诗词(256)

缪荃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茅山杂诗七首(其四)

清磬一声崇福宫,老柏骨立显青葱。

赵碑戴记不可见,俗口竞说洪武龙。

山回路转深林薇,又到许公栖隐地。

景昭大师犹有灵,莓苔浓护贞元字。

形式: 古风

茅山杂诗七首(其五)

松风四面楼三层,木兰合抱丹井澄。

神仙高士两不闻,斯堂转以宰相称。

壁间旧榜慈云护,乾隆香会标名宇。

此是先皇全盛年,道人挥涕犹追诉。

形式: 古风

茅山杂诗七首(其六)

傅子远从溧水到,青鞋布袜真同调。

诮我疏慵策我起,振衣自愿作前导。

千回百折登峰巅,金坛城郭在眼前。

呼吸真疑帝座连,豪气直压孙与钱。

形式: 古风

茅山杂诗七首(其七)

少日轻浮老谬迂,居然保傅握中枢。

焚香帕首研邪教,趁草空心斥旧图。

误国京攸真父子,骄人洛闽旧门徒。

中书堂内将军坐,悔读南华泪满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