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

高庐当大道,节士不肯过。

穷巷独秉德,车马一何多。

势力走谀谄,礼义服委佗。

是以被褐人,长甘北山阿。

曰今岂有愧,渔上有行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翻译

高大的庐舍正对着大道,有节操的人却不愿经过。
在偏僻小巷中,他独自坚守美德,为何来往的车马如此众多?
权势驱使人们奉承逢迎,唯有礼仪能使人谦逊有礼。
因此,身着粗布衣的人,心甘情愿地生活在北山的简朴之中。
他说今日难道有何惭愧,渔夫在山间还唱着歌。

注释

高庐:高大的房屋。
大道:宽阔的大路。
节士:有节操的人。
穷巷:偏僻小巷。
秉德:坚守美德。
车马:来往的车辆和马匹。
势力:权势。
谀谄:奉承迎合。
委佗:谦逊有礼。
被褐人:穿着粗布衣的人。
北山阿:北山的角落。
岂有愧:有何惭愧。
渔上:山间的渔夫。
行歌:唱着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坚守道德操守的节士,他居住在简陋的巷子里,尽管外界权贵们的车马频繁,但他不为所动,独自保持着高尚的品德。诗人以这位“被褐人”为例,赞美他的清贫生活和对礼义的执着,即使身处北山,也无愧于心。最后,诗人借渔夫唱着歌,表达出对这种高尚品格的认同,认为在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并不罕见,仍然有人保持着独立的精神和行为准则。梅尧臣通过此诗,展现了对道义坚守者的敬仰和对浮华世态的反思。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同蔡君谟江邻几观宋中道书画

君谟善书能别书,宣献家藏天下无。

宣献既殁二子立,漆匣甲乙收盈厨。

钟王真迹尚可睹,欧褚遗墨非因模。

开元大历名流夥,一一手泽存有馀。

行草楷正大小异,点画劲宛精神殊。

坐中邻几素近视,最辨纤悉时惊吁。

逡巡蔡侯得所得,索研铺纸才须臾。

一扫一幅太快健,檀溪跃过瘦的颅。

观书已毕复观画,数轴江吴种稻图。

稻苗秧秧水拍拍,群鹭矫翼人荷锄。

陂塍高下石笼密,竹树参倚荆篱疏。

大车立轮转流急,小犊欺顾稚子驱。

令人频有故乡念,春事况及蚕桑初。

虎头将军画列女,二十馀子拖裙裾。

许穆夫人尤窈窕,因诵载驰诚起予。

余无书性无田区,美人虽见身老癯。

举头事事不称意,不如倒尽君酒壶。

形式: 古风

后园桃李花

后园桃李花,灼灼复皎皎。

南枝开已繁,北枝萦尚少。

蘤萼相辉映,根本自钩绕。

无为惊风吹,纷纷逐飞鸟。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吕大监饷鲚鱼十尾

日暖杨花四散开,江边鲚鱼无数来。

伊鲂洛鲤不堪忆,丙穴漾陂何可咍。

贺监休思镜湖去,应知李白跨鲸回。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吕山人同荆供奉见过

街上春泥踏始开,山人忽同供奉来。

老奴行迟报我晚,怒气欲拔庭中槐。

闻说道心调伏久,等闲休要起嫌猜。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