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寺早起

松窗一夜远潮生,断送幽人睡失明。

梦觉不知春已去,半帘红雨落无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在山中寺庙中的宁静与清寂之感。首句“松窗一夜远潮生”,以“松窗”点明地点,暗示着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壮阔,而“一夜远潮生”则营造出一种时间的悠长与空间的辽阔,仿佛一夜之间,远处的潮水悄然生长,为清晨的到来铺垫了背景。

次句“断送幽人睡失明”,通过“幽人”这一形象,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与人物内心的沉静。这里的“断送”并非贬义,而是形容时间的流逝将人的梦境与现实相连,使得原本沉浸在梦乡的“幽人”失去了继续沉睡的机会,被清晨的光景唤醒。

第三句“梦觉不知春已去”,是全诗情感转折的关键。它揭示了时间的无情与自然的更迭,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察觉季节的变化。这句诗不仅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暗含了对自然循环的敬畏与思考。

最后一句“半帘红雨落无声”,以“红雨”象征春天的花朵,形象地描绘了花瓣随风飘落的情景。然而,“无声”二字却赋予了这一景象以静谧之美,仿佛整个世界都因为这场无声的花雨而变得格外宁静。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表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喧嚣之外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中寺庙清晨的独特氛围,以及诗人对自然、时间与自我状态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万寿宫馆舍

来时残雪点征衣,落尽庭花尚未归。

梦里不知身尚病,春衫归路马如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寄杨晋州二首(其一)

曾是吾乡旧幕官,秋风碧水记红莲。

而今却忆当时事,回首惊看二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寄杨晋州二首(其二)

南州选举数三杨,中统衣冠半在亡。

明日朝廷访耆旧,不应白首尚为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郭翁诗

佳木交清阴,欣然动人意。

况闻翁之风,能不有生气。

此翁少有兄,干戈乡县异。

哀鸣念羁孤,相思劳梦寐。

自誓毕此生,复尔欢聚遂。

千里三往还,竟扶篮舆至。

夜雨一方床,春风满天地。

家无十岁僮,百役一身寄。

效儿浣厕牏,代妇理中馈。

生忘茕独忧,死免道路弃。

关河隔故丘,走送徇归志。

大义今已全,初心始无愧。

翁本不识书,所知惟艺事。

作诗美翁贤,亦以警士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