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张联箕的《即景》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首句“结邑依山麓”展现了居住地选址在山脚下的宁静与偏远,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亲近。次句“荒城物候偏”则点出此地人迹罕至,季节变化可能更为明显。
“三时常过虎,七月未闻蝉”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野生动物的活跃和环境的寂静,反映出山居生活的野性和原始。诗人提到即使在夏季,也听不到蝉鸣,更显其幽深静谧。
“举案黄粱饭,投床白褐毡”两句写日常饮食简朴,生活条件艰苦,但诗人并未抱怨,反而显得满足,以黄粱饭和白褐毡为床铺,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炎凉忘世味,我欲慕巢仙”,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繁华的淡漠,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像古代的巢父那样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清凉与自由。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独特体验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