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赐砚

斧柯片石伴幽闲,堪与遗民共号顽。

试忆当年承赐事,墨痕如泪尽成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题赐砚》由宋末元初的诗人汪元量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对一块被赐予的砚台的深刻情感。诗中以“斧柯片石伴幽闲”开篇,巧妙地将砚台比作斧头的刀刃和一片石头,暗示其质朴无华,却在孤独中陪伴着诗人,象征着一种不求闻达、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堪与遗民共号顽”一句,进一步深化了砚台的形象,将其视为与遗世独立的遗民为伍的伴侣,共同坚守着一种坚韧不拔、不随波逐流的精神。这里,“顽”字不仅指砚台的材质坚硬,也暗含着诗人对于坚持自我、不屈服于外在压力的品格的赞美。

接下来,“试忆当年承赐事,墨痕如泪尽成斑”两句,将诗人的思绪拉回到过去,回忆起当年接受赐予砚台的那一刻,那份庄重与荣耀仿佛历历在目。砚台上的墨痕,如同泪水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斑驳,这不仅是岁月痕迹的象征,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既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时光易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砚台的描写,寓情于物,借物抒怀,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砚台作为承载文化和记忆的物品,在诗中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的桥梁,传递出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梦中作

珠亡忽震蛟龙睡,轩弊宁忘犬马情。

亲拾寒琼出幽草,四山风雨鬼神惊。

一抔自筑珠丘土,双匣亲传竺国经。

独有春风知此意,年年杜宇哭冬青。

昭陵玉匣走天涯,金粟堆寒起暮鸦。

水到兰亭转呜咽,不知真帖落谁家。

珠凫玉雁又成埃,斑竹临江首重回。

犹忆年时寒食节,天家一骑奉香来。

形式: 古风

招魂词

魂来兮何极,魂去兮江水黑。

化为朱鸟兮,其咮焉食!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怀邓牧心

谢豹花开桑叶齐,戴胜芊生草药肥,九锁山人归未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此世但除君父外,不曾别受一人恩。

禦寒不藉水为命,去国自同金铸心。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