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秋晚

西风一雁海城头,羌笛声中水乱流。

枫叶萧萧山月下,戍楼残火几家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海城秋晚》描绘了一幅深秋边塞的画面。首句“西风一雁海城头”,通过“西风”和“一雁”,传达出秋意渐浓、孤寂寥落的氛围,雁南飞象征着季节更替和离别之情。次句“羌笛声中水乱流”,以羌笛声与流水交织,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凄清的音乐效果,暗示了边关的军旅生活和思乡之情。

第三句“枫叶萧萧山月下”,枫叶在月光下摇曳生姿,却带着萧瑟之感,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凄冷。最后一句“戍楼残火几家秋”,戍楼的余烬映照着秋夜,寥寥几家灯火,表现出戍守边疆将士们的孤独与坚守,以及淡淡的哀愁。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秋风、孤雁、枫叶、戍楼等意象,展现了海城边塞的秋夜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边关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老马

百战沙场老此身,长楸宫草几回春。

只今弃掷寒郊路,犹自悲鸣恋主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山窗夜雨

深涧垂萝暗竹房,半枝残烛雨声凉。

萧条树叶千峰里,不独啼猿断客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山楼对酒

楼前积水映苍苔,卷幔孤云落酒杯。

更尽一樽秋雨外,故山曾有几人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海上送别林崇高先辈二首(其一)

海上新晴野水春,烟村花鸟送行尘。

十年客路堪惆怅,况复今朝别故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