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常怜世间人,晚岁生恐怖。
问之此何因,牵以物欲故。
孰知不得将,此理当自悟。
云散月满怀,清风湛归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间人生的观察和感慨。他怜悯那些在晚年陷入恐惧的人,认为这种恐惧源于过度的物欲追求。诗人提醒人们应当明白,真正的道理并非外在给予,而是需要自我领悟。他以“云散月满怀”象征内心的豁然开朗,以及“清风湛归路”寓意回归清净本心的道路。整体上,这首诗寓教于景,富有哲理,体现了元代刘鹗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不详
东坡百世师,其学常近禅。
虽堕斥逐中,不作戚戚怜。
两赋耀赤壁,尚此风泠然。
我梦从之游,梦觉月满天。
常爱陶潜翁,独归田园居。
采菊东篱间,酌酒南山隅。
有琴更无弦,随意良自如。
高风千载间,太息谁其徒?
万顷日二升,千间夜六尺。
所用能几何,何苦悴心力。
牙筹与鞭算,役役夜继日。
百年俱苍苔,徒资后人惜。
疏食以当肉,缓步以当车。
兹言深服膺,既稳仍且腴。
鄙哉弹铗君,惓惓志鱼舆。
古人甚能言,适与吾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