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仲提刑制勘甫毕首过小楼既出新诗仍惠手书十扇次韵二篇致感幸之意(其二)

早飞雕鹗凛横秋,晚向山林思倦游。

梦断尧阶方寸地,身居陶隐上层楼。

山园遥对青原寺,江势中分白鹭洲。

不值熙朝人遂性,果能独乐此园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清晨的雕鹗翱翔在秋意中,傍晚时分在山林间感到厌倦了游历。
梦醒后才发现自己身处简陋之地,虽然住在高楼却像陶渊明般向往简朴生活。
远处的山园遥对着青原寺,江水将白鹭洲分成两半。
在这个繁华盛世,我未能随波逐流,真的能独自享受这园中的宁静吗?

注释

雕鹗:一种猛禽。
凛:寒冷、威严。
秋:秋季。
倦游:厌倦了游历。
尧阶:象征帝王的台阶,此处借指高位。
方寸地:形容内心世界。
陶隐:陶渊明式的隐居生活。
山园:山间的园林。
青原寺:实际或虚构的寺庙名。
白鹭洲:江中被水环绕的陆地,上有白鹭栖息。
熙朝:繁荣昌盛的时代。
遂性:顺从本性,随心所欲。
独乐:独自享受快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陈正仲提刑结束公务后来访并赠诗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早飞雕鹗凛横秋”以雕鹗比喻陈正仲的刚直和才华,暗示他结束繁务犹如猛禽展翅;“晚向山林思倦游”则流露出诗人对官场劳顿的厌倦,渴望回归自然。

“梦断尧阶方寸地”暗指官场的纷扰,而“身居陶隐上层楼”则借陶渊明的隐逸之志,表达对清静生活的向往。接下来,“山园遥对青原寺,江势中分白鹭洲”描绘了诗人理想中的隐居环境,景色宁静优美。

最后两句“不值熙朝人遂性,果能独乐此园不”,诗人感慨在繁忙的世事中未能随心所欲,但若能在此园中独享清闲,便是最大的快乐。整首诗情感真挚,寓言深沉,体现了诗人对仕途与隐逸生活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陈正仲提刑制勘甫毕首过小楼既出新诗仍惠手书十扇次韵二篇致感幸之意(其一)

才将疑狱决春秋,便顾居乡马少游。

犯斗海槎光斗野,应星汉节照星楼。

法书飞动鸾窥沼,韵语清高鹤唳洲。

田父邻家争借问,顷来重客有今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陈正仲提刑辄还严近正及郊禋索语赠别适小圃芙蓉同海棠盛开笑令著句并成四韵

绣衣持斧大江南,人在春风和气间。

草合园扉秋绿缛,花开环堵晓斓斑。

席前宣室趍严召,乐奏端诚趁近班。

记取临分留爱景,芙蓉色斗海棠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陈君举示张孝恺行状且求诗孝恺尝摄令华亭有善状

简惠唐苏令,文章汉甲科。

满朝空慰藉,漫仕竟蹉跎。

有命穷何病,无年理则那。

挽讴嗟不及,留与邑人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参政李秀叔挽词二首(其二)

十载山林号后溪,三朝钟鼎列前疑。

进贤自许唐师德,持论人推萧望之。

玉立诸郎传素业,金声高弟振清规。

送车远莫陪千两,诔行深惭措一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