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虚舟立上人还天竺

残雪初乾溪水滑,梅花狼藉桃花发。

灵山僧去荡虚舟,满棹晴云带新月。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首句“残雪初乾溪水滑”,以“残雪”和“溪水滑”勾勒出初春时节,冰雪融化,溪流潺潺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脱俗之感。接着,“梅花狼藉桃花发”一句,通过“狼藉”的梅花与“桃花发”形成对比,既展现了梅花凋零的凄美,又预示了桃花盛开的生机勃勃,细腻地捕捉了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

“灵山僧去荡虚舟”描绘了一位僧人乘着小舟在灵山之上的湖面上荡漾的情景,这里的“虚舟”不仅指实际的船只,也暗喻了僧人的超然物外、心灵空灵的状态,体现了佛教中追求内心平静、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最后,“满棹晴云带新月”则以“晴云”和“新月”为背景,将僧人的行舟置于一片宁静祥和的夜色之中,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远离尘嚣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僧人高尚情操的赞美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观描写,巧妙地融入了佛教思想和诗人的情感,展现出一幅充满禅意的山水画卷,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精神自由和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556)

李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仲甫。不乐仕进,居于吴兴三汇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诗,有《剪绡集》等

  • 字:和父
  • 号:雪林
  • 籍贯:宋平江府吴江

相关古诗词

答僧秋蓬

卖菱人散日衔山,一纸诗来鹿苑间。

料得短篷秋泛处,荻花菰叶两斓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寄云泉颐上人

溪房夜掩白云层,酬唱诗筒系海藤。

花落煮茶窗外石,一航春雨隔吟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寄净慈寺修上人

尘海翩翩猎梵衣,何如蘋末看斜晖。

几回行到言诗处,水寺秋云毷氉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赋僧壬枕流

床头涧水响泠泠,床上幽閒自曲肱。

莫放饮牛人洗耳,恐沾尘污石龛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