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杂兴》由清代诗人顾嗣协所作,通过对比不同的事物特性,阐述了“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并强调了在使用人才时应注重其适用性,而非过分苛求。
首句“骏马能历险”,以骏马擅长穿越险境开篇,引出事物各有擅长领域。接着“力田不如牛”与之形成对比,指出即使强大的力量也不如专注于耕地的牛那样有效率。随后,“坚车能载重”与“渡河不如舟”进一步说明,坚固的车辆虽能承载重物,但在渡河时却不如船只便捷。这些对比形象地展示了不同事物在特定环境下的优势与局限。
“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则点明了在面对事物时,明智的做法是发挥其长处,避免将其用于不擅长的领域,否则即使是聪明人也难以做出正确的决策。最后,“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总结全诗主旨,强调了人才或事物的价值在于其是否能够被恰当地利用,而不是对其过多的挑剔和苛求。
整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提醒人们在评价事物或人才时,应全面考虑其特点和适用场景,避免盲目追求完美而忽视了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