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节出谒回(其二)

巧笑声摇六博盆,纤纤人在绿窗根。

隔纱想见春风面,云滑金钗欲溜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翻译

巧妙的笑声在玩六博棋盘上回荡,
纤细的身影在绿色窗棂边显现。

注释

巧笑声:形容笑声机智、灵动。
六博盆: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纤纤人:形容女子的手指细长。
绿窗根:绿色的窗户边,可能指的是闺房。
隔纱:隔着薄纱,暗示朦胧的视线。
春风面:比喻女子美丽的容颜如春风般温柔。
云滑金钗:形容女子头上的金钗轻盈如云,动作轻柔。
溜痕:可能是金钗在发丝间轻轻滑过的痕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闺中春日画面。首句“巧笑声摇六博盆”,通过女子轻盈的笑声和游戏中的骰子声,传达出一种欢乐的气氛。"六博"是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笑声的巧妙似乎暗示着女子的聪明与活泼。

接着,“纤纤人在绿窗根”描绘了女子的娇美形象,"纤纤"形容手指细长,"绿窗"则象征着春天的清新与闺房的幽静,女子坐在窗边,显得格外动人。

“隔纱想见春风面”进一步刻画女子的想象,她隔着窗纱想象着春风拂过自己脸颊的情景,这不仅写出了春天的气息,也暗含了女子的含蓄情感,仿佛春风也能传递她的柔情。

最后,“云滑金钗欲溜痕”以富有动态感的意象收尾,比喻女子的秀发如云,金钗在其中轻轻滑动,仿佛留下痕迹,既表现了女子的秀发之美,又增添了画面的动态和生活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闺中女子的活泼、娇媚和春日的美好,体现了诗人对女性美的赞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1042)

洪咨夔(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 字:舜俞
  • 号:平斋
  • 籍贯:汉族
  • 生卒年:1176~1236

相关古诗词

至节出谒回(其一)

一脉阳从地底回,人情物意便春台。

鲜衣稚子面红醉,知向外家参节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西庵晚步

荷披菰折似秋严,茀草丛中菊露尖。

只有木犀荒不得,媻跚勃窣上亭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过三鹤山(其一)

造物工夫拙剪裁,群芳各自得春开。

梨花嫁与东风去,随后荼蘼作媵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严陵道上杂咏(其七)

细草护沙连不断,疏风略雨散还收。

山田麦熟不归去,三百里江都是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