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树犹如此我何堪,长笑殷郎气不男。
若见女儿腰十五,一生踪迹只江潭。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所作的《柳枝》其三。诗人以树为引,感叹自身的境遇,"树犹如此我何堪",表达出对时光流逝、自身衰老的感慨。接下来,他借用殷郎的典故,"长笑殷郎气不男",暗示自己不再有往日的豪情壮志,显得有些消沉。最后两句"若见女儿腰十五,一生踪迹只江潭",通过想象女子十五岁的青春形象,反衬自己的落魄,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再、只能在江边度过余生的无奈和自嘲。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深沉,情感苍凉,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与自省。
不详
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隋家萧后解伤春,内苑亲栽几树新。
出塞归唐春渐老,美人思树树思人。
白家只说舞腰肢,不把红妆斗翠眉。
嬴得美人怜又妒,一时都不爱花枝。
营门只阻羽葆幢,争似连云荫漕艭。
护国清风四十里,百年人说老平江。
无柰恩情密,临别自依依。
思君如林鸟,同宿不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