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其一)夜赏海棠

曲曲阑干曲曲池。万红缭绕锦相围。

花到黄昏思欲睡。休睡。眼前都是好相知。

银烛转添花转好,人在,花深深处更相宜。

似此好花须爱惜。休惜。鬓边消得两三枝。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翻译

曲折的栏杆围绕着曲折的池塘,万种色彩的花朵如锦绣般环绕。
到了黄昏时分,花儿似乎也有了疲倦,想要休息。但别睡去,眼前有这么多知己相伴。
银色的蜡烛摇曳,映照着花朵更加娇艳,人置身于花海深处,更显得适宜。
如此美好的花朵应当珍惜,不必吝啬。因为两三枝花就能点缀在鬓边,增添美丽。

注释

曲曲:曲折。
阑干:栏杆。
曲曲池:曲折的池塘。
万红:万种色彩。
缭绕:环绕。
锦相围:如锦绣般环绕。
黄昏:傍晚。
思欲睡:似乎想休息。
休睡:别睡去。
好相知:知己。
银烛:银色蜡烛。
转添:摇曳增加。
花转好:花朵更娇艳。
花深深处:花海深处。
更相宜:更显得适宜。
似此:如此。
好花:美好的花朵。
须爱惜:应当珍惜。
休惜:不必吝啬。
鬓边:鬓发旁。
消得:足以装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中欣赏海棠花的静谧景象。"曲曲阑干曲曲池",设定了一个幽深安静的园林环境,"万红缭绕锦相围"则展现了满园盛开的海棠花,如同华丽的锦缎包围着诗人。在这宁静美好的氛围中,诗人的思绪随着黄昏渐深而产生了困倦的感觉,但他提醒自己不要沉睡,因为眼前的景致都是那么亲切和宜人。

接下来的"银烛转添花转好,人在,花深深处更相宜",则是对夜间赏花情境的一种描写。月光如同银色的蜡烛,照耀着花朵,使它们更加鲜艳。诗人感受到人的存在与这些深藏的花儿相得益彰,是一幅和谐美好的图景。

最后两句"似此好花须爱惜。休惜。鬓边消得两三枝",表达了诗人对这美丽场景的珍视之情。他提醒自己要珍惜这样的美好时刻,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慨,因为即使是最美好的花朵,也难逃凋零的命运。"鬓边消得两三枝"可能隐喻着时间流逝和生命易逝,增添了一丝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夜赏海棠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人生易逝的无常感悟。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定风波(其三)

白璧黄金爵上卿。紫宸殿下拜丝纶。

才出龙门开虎帐,但看,甲光如水夜无尘。

古古今今男子事,摇动,芙蓉旗影入金尊。

到得关河公事了,早去,白云堆里养精神。

形式: 词牌: 定风波

青门引/青门饮.寻梅

寻遍江南麓。只有斑斑野菊。

梅花不遇我心悲,一枝得见,便是一年足。

微香来自横冈竹。飞度寒溪曲。

落路寻人借问,谢他指向深深谷。

形式: 词牌: 青门引

青玉案(其一)木樨

中央自有仙风度。散入千林去。万点秋芳洒飞露。

舜裳赭色,尧眉黄彩,化作花无数。

层层翠葆鸾旗舞。吹下天香遍瑶宇。

万岁千秋奉明主。

桂华月苑,蕊珠宝殿,长听黄金缕。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青玉案(其二)池亭

浮萍不碍鱼行路。细数鱼来去。静倚溪阴深觅句。

碧鲜清润,影摇香度。易觉阑干暮。

凫雏深傍蘋根住。浴罢红衣褪残缕。

一寸江湖无可付。渚兰汀草,卧烟敧雨。

荒了垂纶处。

形式: 词牌: 青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