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意(其四)

十年爱鲍鱼,天下无臭兰。

岂知昆仑墟,恶草成琅玕。

红云摧帝珠,有鸣非玉鸾。?既丽其裳,范亦华其冠。

灵夔宴旱魃,玉斗酌金盘。

九鼎已沈河,谁能辨神奸。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恽格所作的《古意(其四)》,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奇幻而寓意深远的画面。诗人以十年如一日对鲍鱼的喜爱,象征对高洁品性的执着追求,将鲍鱼比作无臭的兰草,暗示鲍鱼般的美德在世间难寻。然而,接下来的转折揭示出世间的虚伪,如同昆仑墟中的恶草伪装成珍贵的琅玕,令人警醒。

“红云摧帝珠,有鸣非玉鸾”运用了象征手法,红云喻权势,帝珠代表权力中心,而“非玉鸾”的鸣声则揭示了虚假的权力声音。诗人批判了那些外表华丽,实则内心不纯的人,他们宴请旱魃(象征灾祸),却以玉斗斟酒于金盘,奢华背后隐藏着罪恶。

最后两句“九鼎已沈河,谁能辨神奸”,表达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忧虑,九鼎象征国家重器和正道,沉入河底意味着正义的流失,人们难以分辨真假善恶。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世人要警惕表面的浮华与背后的欺诈。

收录诗词(52)

恽格(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正叔,亦称叔子,又有别号白云外史、云溪外史、东园客、草衣生、横山樵者、巢枫客。恽日初子。十五岁在福建被清大将陈锦所掳,认为义子。父在杭州访得,请灵隐寺方丈谛晖劝锦,谓此子有慧根而福薄。乃剃度为僧。不久,随父回乡。初画山水,后改画没骨花卉,自成一家,工诗,书法学唐褚遂良,诗书画人称三绝。有《瓯香馆集》

  • 字:寿平
  • 号:南田
  • 籍贯:明末清初江南武进
  • 生卒年:1633—1690

相关古诗词

古意(其五)

列星如垂珠,美人以为服。

惜哉无良期,丹泉不可浴。

投身下大荒,空悬九幽烛。

西皇犹未寐,悬圃方局促。

我欲乘飘风,行空岂有足。

神灵驾云车,旋转亦无毂。

形式: 古风

古意(其六)

枯桐失牙徽,玄云散重阴。

一从操《南风》,千秋无此音。

举世不见赏,空有太古琴。

轩辕何时遇,重华旷难寻。

田连抽其弦,泰容忘其吟。

灵祇中夜泣,兰气秋已沈。

縆丝不敢言,何繇写我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古意(其七)

闭户图仙灵,出门贩五岳。

五岳不得售,仙灵何能乐。

芙蓉羽衣瘦,冰鳞玉肤剥。

星明不见月,无晦岂有朔。

螣蛇矫其尾,奔龙皆丧角。

有凤鸣荆山,吾将采良璞。

形式: 古风 押[觉]韵

古意(其八)

下土正麟斗,若木风荡荡。

一夕坠濛谷,六龙不得上。

夸父亦何愚,邓林以为杖。

崦嵫只一山,神州亦无两。

百灵皆高眠,而我独偃仰。

早不畜雄鸡,何时见天朗。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