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减字木兰花·独坐》由清代诗人陈世祥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曲栏新竹”,开篇即以“曲栏”与“新竹”相映衬,竹子在曲栏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清新脱俗,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一碧碾成千个玉”,将翠绿的竹叶比作碾磨而成的千颗玉石,形象地展现了竹叶的光泽与形态之美。“静掩篱门”,篱门紧闭,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孤独。“野鸟声声乱唤人”,远处传来野鸟的啼鸣,虽杂乱却也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仿佛在呼唤着什么,引人遐想。
“绿阴如许”,绿树浓荫之下,一片清凉与幽静,如同自然界的避暑佳处。“小袂轻凉疑坠雨”,诗人穿着轻薄的衣袖,在这绿荫中感到一丝丝凉意,仿佛是雨水轻轻洒落,既写出了环境的凉爽,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闲谱诗余”,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悠闲地创作诗歌,享受着创作的乐趣。“遍向芭蕉叶上书”,最后,诗人将自己创作的诗句书写在芭蕉叶上,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独坐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