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凌云翰的《九月六日病起偶成》描绘了诗人卧病已久后的自我调适和感慨。首句“卧病经时莫叹嗟”表达出诗人对长期病痛的无奈,但并未沉溺于哀叹,而是试图振作。次句“起来犹可岸乌纱”暗示虽然身体不适,但仍能勉强起身,保持生活的尊严。
“药囊屡检看题遍,书帖重临作字斜”两句,通过写诗人频繁检查药物,重新研习书法,展现了其在困境中寻找寄托的精神状态。诗人通过这些日常活动,排遣病中的无聊,也体现了对知识与艺术的坚守。
“秪觉风光吹白发,不知秋意满黄花”一句,诗人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已届老境,同时又借秋景中的黄花,寓示着生命的衰败和秋天的凄凉。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沉浸在哀伤中,反而以“自怜江海垂纶手,却倚衡门数暮鸦”结尾,展现出一种超脱的心态,自比为江海垂钓的老者,闲适地倚门数着归巢的乌鸦,流露出淡泊名利、安享清闲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病痛的坦然面对,又有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和豁达的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