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二月仲实诸人游野外饮花下得家字

散步逐芳草,小酌慰残花。

土锉野人居,茜裙蚕妇家。

汲流涧水浑,挽树花梢斜。

园童贡新蔬,复邀啜杯茶。

我兴偶然尽,汝意良可嘉。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翻译

我在草地上漫步,小酌一杯以慰藉凋零的花朵。
这里住着简朴的村民,穿着红裙子的是养蚕的农妇。
取来山涧混浊的流水,攀折树枝上的花朵装饰。
园丁献上新鲜蔬菜,又邀请我一同品茗。
我的兴致虽已消散,你的热情却实在可贵。

注释

散步:漫步。
逐:追寻。
芳草:青草。
小酌:小饮。
慰:安慰。
残花:凋谢的花。
土锉:简陋的住所。
野人:乡村居民。
茜裙:红色裙子(指农妇)。
蚕妇:养蚕的妇女。
汲:汲取。
涧水:山涧溪水。
浑:浑浊。
挽:攀折。
花梢:花枝。
园童:园丁儿童。
贡:献上。
新蔬:新鲜蔬菜。
啜:品尝。
茶:茶水。
我兴:我的兴致。
偶然:突然。
尽:消失。
汝意:你的心意。
良:确实。
可嘉:值得赞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春天野外散步的惬意场景。首句“散步逐芳草”展现了他们漫步在青草丛生的小径上,寻找花草的芬芳,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接着,“小酌慰残花”暗示了他们在欣赏盛开的花朵之余,还借酒助兴,以表达对即将凋零的花儿的怜惜之情。

诗中提到“土锉野人居”和“茜裙蚕妇家”,展示了乡村的质朴生活气息,人们居住在简陋的环境中,妇女们穿着鲜艳的茜色裙子,从事着养蚕的农事。接下来,“汲流涧水浑,挽树花梢斜”描绘了取水时的生动画面,水流清澈却略带浑浊,而他们攀折树枝,让花朵随风摇曳,增添了游玩的乐趣。

“园童贡新蔬,复邀啜杯茶”写的是园丁献上新鲜蔬菜,主人热情地邀请大家品茗,进一步渲染了温馨和谐的氛围。最后两句“我兴偶然尽,汝意良可嘉”表达了诗人对此次郊游活动的满足感,认为朋友们的兴致和心意都值得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宋末元初乡村野游图,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春光、亲近自然的闲适生活情趣。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癸酉三月园亭小饮之明日又适澹斋所薄暮醉归广文寄佳句二首走笔次韵(其二)

绿阴未暗渐红稀,逢闰春迟一月归。

古有惜花如子美,今无好客似当时。

酒虽薄薄聊浇渴,棋亦平平旋解围。

斜日倚阑人半醒,试寻青子摘梅枝。

形式: 七言律诗

癸酉三月园亭小饮之明日又适澹斋所薄暮醉归广文寄佳句二首走笔次韵(其一)

名花浓淡总相宜,对此如何不醉归。

丝竹既无娱朗日,园林可是乐清时。

蛙声阁阁那成部,蝶阵团团戏作围。

酸杏不堪尝煮酒,累垂空自压青枝。

形式: 七言律诗

皆山楼分韵得坐字

无诗山不喜,无楼犹自可。

楼上著诗人,青山皆属我。

得句山禽鸣,落笔山花堕。

翠屏招我隐,欲往辄不果。

推窗呼与饮,醉吸云一朵。

须臾成五采,吐出惊满坐。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秋塘观鱼

野塘落芙蕖,下有潜鳞跃。

渔多罟日深,圉圉方自乐。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