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伯敬哀诗

萧萧城南路,白杨蔽江麓。

下有长夜台,阳景无由烛。

笳鼓日夜悲,往者不可复。

呜呼徐徵君,仪表冠梧竹。

十三父早丧,孑孑影茕独。

我时已识君,青灯照书屋。

十五学篆籀,钟鼎饱撑腹。

镌模布词林,论议动群玉。

生计日萧条,名声愈清淑。

母也老而病,伯兮苦盲目。

君能谨温凊,膝下供水菽。

鬻衣聚诗书,呼弟对床读。

亹亹药石言,朋类素钦服。

嗟余苦参商,不得时相属。

昨从燕山归,君已卧帷褥。

握手情既多,剪韭荐醽醁。

出门不忍舍,扶杖意凄蹙。

凌晨讣书来,捐馆已踰宿。

哀君多艰虞,胡忍逝之速。

日落旦复升,月亏望还足。

君往不复返,使我泪盈掬。

既无中馈嫔,又乏南山粟。

何人为脱骖,慰此倚门哭。

云浮白日阴,惨惨风号木。

九原多黄壤,宿草长新绿。

平生布衣情,裹鸡酹寒渌。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徐伯敬哀诗》以哀悼徐伯敬为主题,通过描绘城南路旁白杨下的长夜台,表达了对故去朋友的深深怀念。诗中回忆了徐伯敬早年丧父的孤苦,以及他在书斋苦读、学问深厚的往事。尽管生活日渐贫困,他仍然孝顺母亲,与弟共读,以药石相劝,令人敬佩。然而,诗人感叹自己与徐伯敬的友情如同参商二星,难以常相聚首,痛惜其突然离世。诗中运用自然景象如日落月升、草木摇曳,寓言徐伯敬的生命消逝,留下亲友的哀思。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徐伯敬身后无人照顾的忧虑,以及对亡者的深深哀悼和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对故人的深切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252)

乃贤(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葛逻禄氏。不喜禄仕,能文,长于歌诗。时浙人韩与玉能书,王子充善古文,人目为江南三绝。顺帝至正间,以荐为翰林编修。有《金台集》、《海云清啸集》

  • 字:易之
  • 籍贯:南阳

相关古诗词

送朱景明从王廉使之山东

绣衣玉节镇青沂,佳士联镳出帝畿。

天禄最怜刘向苦,会稽深望买臣归。

御沟水落鲂鱼上,官柳春回燕子飞。

铃阁日长文字简,定将玉麈对君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赋南湖送欧阳逊学归庐陵

潇洒庐陵郡,南湖水镜开。

乱云堤上起,一棹雨中来。

浦树栖鸦集,城楼叠鼓催。

君还秋色里,载酒重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秋日有怀徐仲裕(其一)

前年七月去明州,却向京华住两秋。

千里乡心双鬓改,朝来临镜不胜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秋日有怀徐仲裕二首(其一)

叠嶂青林雨气昏,侧身南望几销魂。

何时得似村东叟,日晏牵牛系树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