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十月十日,屏山姊月下使苍头遥糠一袋以饲猪,遂成小令申谢

风起又黄昏。鸦栖静不喧。拍幽窗、霜叶翻翻。

把卷挑灯人未睡,酌杯酒、悄无言。明月满前轩。

天高夜色寒。有苍头、待月敲门。

一袋糟糠情不浅,感君赠、养肥豚。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夜月下的温馨画面。首句“风起又黄昏”点明了时间与环境,微风拂面,夕阳西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凉意的氛围。接着“鸦栖静不喧”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乌鸦归巢,不再喧闹,更添了几分静谧。

“拍幽窗、霜叶翻翻”一句,通过轻柔的动作和动态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霜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故事。接下来“把卷挑灯人未睡,酌杯酒、悄无言”,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手捧书卷,挑灯夜读,饮酒自饮的场景,透露出一种孤独而又自得其乐的情怀。

“明月满前轩”一句,将画面拉回明亮的月光之下,月光洒满轩窗,照亮了整个房间,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明亮的视觉效果。紧接着“天高夜色寒”则点出了夜深时分的寒冷,但月光的温暖似乎能驱散这份寒意。

最后,“有苍头、待月敲门。一袋糟糠情不浅,感君赠、养肥豚。”这一段通过“苍头”(仆人)等待月亮敲门的情节,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朴素而真挚的情感交流。仆人送来的一袋糟糠虽简单,却饱含深情,让主人感动不已,甚至想着要以此来喂养豚猪,表达对这份善意的感激之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孤独生活的自得、以及对人情温暖的深深感激,是一幅充满诗意与温情的画面。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踏莎行.梦。次屏山韵

幻影浮泡,原无凭据。个中变化纷如缕。

也生欢喜也生愁,其间似有通神处。

念切情真,千头万绪。相逢未准飘然去。

轻如蝴蝶腻如云,寒衾不耐天明雨。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踏莎行.恨。次屏山韵

黛浅鬟松,欲消无价。者般滋味因谁惹。

香销风静月明时,更添一倍新愁也。

拍遍栏干,立来花下。怕春归去催花谢。

待安排处费安排,旁人错解成闲话。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鹊桥仙.牵牛。社中课题

丝丝柔蔓,层层密叶,绿锁柴门小院。

朦胧残月挂林稍,早已是、牵牛开满。

一天凉露,半篱疏影,缥缈银河斜转。

枉将名字列天星,任织女、相思不管。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塞上秋.雁来红。社中课题

恼人最是西风,断肠听尽归鸿。谁把胭脂画工。

者般调弄,染成芳草娇红。

形式: 词牌: 天净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