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八)青棂子

山风熟异果,应是供真仙。

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

衔来多野鹤,落处半灵泉。

必共玄都柰,花开不记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山间的风熟识奇异的果实,或许是为真正的仙人准备的。
味道如同云朵中的美味,形状像极了圆润的玉石脑子。
这些果实被许多野鹤衔来,落在的地方多半是灵泉边。
它们必定与玄都的柰子一样珍贵,花开时却忘记了年份。

注释

山风:山间的风。
异果:奇异的果实。
真仙:真正的仙人。
味似:味道如同。
云腴:云朵中的美味。
玉脑圆:圆润的玉石脑子。
衔来:衔在口中带来。
野鹤:野鸟鹤类。
灵泉:有灵性的泉水。
玄都柰:传说中的仙果。
花开不记年:花开时岁月无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神仙世界里的奇异果实,充满了仙境的意象和想象。开头两句“山风熟异果,应是供真仙。味似云腴美,形如玉脑圆。”通过山风来表现这种异果已经成熟,而这种果子是供奉给神仙享用的,它们不仅味道像云朵一样细腻美好,而且形状如同精致的玉石一般圆润。

接着两句“衔来多野鹤,落处半灵泉。”则描写了这种异果是由野生的大鹤衔咬而来的,它们落在半是灵泉的地方,这里通过野鹤和灵泉强化了仙境的氛围。

最后两句“必共玄都柰,花开不记年。”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异果与神秘之地——玄都柰相伴的向往,并且它的花朵开放,不受时间的限制,没有年华的痕迹。这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世俗、永恒不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山风、异果、野鹤、灵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以及与神仙、玉石等意象的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美景。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五)鹿亭

鹿群多此住,因构白云楣。

待侣傍花久,引麛穿竹迟。

经时掊玉涧,尽日嗅金芝。

为在石窗下,成仙自不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六)樊榭

主人成列仙,故榭独依然。

石洞鬨人笑,松声惊鹿眠。

井香为大药,和语是灵篇。

欲买重栖隐,云峰不售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七)潺湲洞

阴宫何处渊,到此洞潺湲。

敲碎一轮月,镕销半段天。

响高吹谷动,势急喷云旋。

料得深秋夜,临流尽古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鲁望四明山九题(其九)鞠侯

堪羡鞠侯国,碧岩千万重。

烟萝为印绶,云壑是堤封。泉遣狙公护,果教?子供。

尔徒如不死,应得蹑玄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