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后三日三首(其二)

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

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

老去书全懒,闲中酒愈倾。

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水乡度过冬至,春天的气息已经悄然降临。
梅花盛开,如同久别重逢的喜悦,大雁鸣叫,似乎带着归乡的心声。
年岁渐长,对读书的兴趣全然减退,闲暇时分,饮酒却更加频繁。
人生的穷困与显达都交付给命运,我不再像古人那样询问卜筮吉凶。

注释

水国:指水边或水乡之地。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中间点。
风光:景色,自然景象。
梅如相见喜:比喻梅花盛开如同久别重逢的朋友带来喜悦。
雁有欲归声:大雁南飞,象征着季节变换和思乡之情。
老去:年老。
书全懒:对读书失去兴趣。
酒愈倾:饮酒更多。
穷通:穷困与显达,指人生的境遇。
吾道:自己的人生道路。
君平:汉代的占卜者严君平,此处借指询问命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在冬至后第三天所感受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水国过冬至,风光春已生"表明冬至一过,自然界开始呈现出春天的气息,万物复苏的迹象已经显现。"梅如相见喜,雁有欲归声"则是通过梅花和大雁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归巢本能的赞美。

"老去书全懒"一句,流露出诗人随着年岁渐长,对于阅读经典的态度由热衷转为淡然,这是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的人生态度。"闲中酒愈倾"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他在闲暇时光里,更乐于沉醉于美酒之中,享受简单而平和的生活。

最后两句"穷通付吾道,不复问君平"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的豁然自得,无论是贫穷还是成功,都将其视为自己的道路,并不再询问他人的评价。这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人生哲学。

总而言之,这首诗通过对冬至后自然界变化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展现了一个老者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他对于个人命运的豁达态度。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冬至后三日三首(其一)

寒暑添线衲,朝晡折足铛。

何劳问荣辱,便是了平生。

理自阴阳运,吾宁口舌争。

深居玩吾宝,不遗世人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冬至赠潘郎

晓镜星星华发新,江山流落未归人。

五纹暗度人间线,九寸潜通地下春。

歌笑欣欣环老稚,杯盘草草称清贫。

与君同是柯山客,窗外梅花解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都有感

来时雪尽花初发,归去柳阴蝉乱鸣。

四序风光半为客,百年飘泊一浮名。

春来多病思高卧,老去违时畏后生。

若有黄精换华发,敢随车马到高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务中晚作

官事一酒瓮,寝斋低竹檐。

朝昏睡过半,老病醉相兼。

楼晚双旂袅,城昏叠鼓严。

隔江吹笛处,空碧帖新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