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君山

水尽露嵌嵚,红尘杂市音。

西来天日远,东望白云深。

塔□中流见,渔灯半夜沉。

烟波竞名利,应负指桐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水位退去露出岩石,红尘喧嚣夹杂着市井声音。
西方的太阳渐行渐远,向东望去,白云深邃无边。
在河流中央,看见佛塔屹立,半夜时分渔火沉寂。
人们在烟波中追逐名利,恐怕忘记了最初的心愿。

注释

水尽:水位退去。
露嵌嵚:露出岩石。
红尘:世俗尘世。
杂市音:市井喧嚣声。
西来:从西方来。
天日:太阳。
东望:向东看。
白云深:白云深远。
塔□:佛塔(□代表原文空缺)。
中流:河流中央。
渔灯:渔船上的灯火。
半夜沉:半夜时分沉寂。
烟波:烟雾波涛。
竞名利:争相追求名利。
应负:应该背负。
指桐心:指最初的意愿或纯洁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寂寞幽深的意境。"水尽露嵌嵚,红尘杂市音"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尘世喧嚣的疏离感。"西来天日远,东望白云深"则是诗人心向往之处,即便是身在红尘,也能保持一份超然的心态。

接下来的"塔□中流见,渔灯半夜沉"两句,描绘了一种静谧的夜晚景象。这里的"塔□"可能指的是古代寺庙中的某个建筑,或许是诗人心灵的寄托之所。"渔灯半夜沉"则是夜深人静时的宁静场景,渔人在黑暗中点起微弱的灯火,显得十分孤独和寂寞。

最后两句"烟波竞名利,应负指桐心"中的"烟波"可能象征着世事纷扰,而"竞名利"则是对功名利禄的追逐。"应负指桐心"中,"桐"字或许与诗题"桐君山"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高洁品格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和氛围,展示了诗人对于尘世名利的超脱,以及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

收录诗词(1)

李仲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金沙滩上双鸂鶒,肯为分司御史来。

形式: 押[灰]韵

爱山堂(其一)

我爱通羊好,民居山作城。

眼前无俗事,枕畔有滩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爱山堂(其二)

我爱通羊好,环回云水间。

重峦与叠嶂,真是翠屏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爱山堂(其三)

我爱通羊好,清无半点尘。

峭山多洞户,樵牧识仙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