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发。

一尊酒,黄河侧。无限事,从头说。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翻译

清澈的颍水向东流去,望着江面行船远去,船帆若隐若现,心中愁苦。为官四处奔走,走过千山万水,经历风波险恶。我辜负了当年与你对床夜语,早退隐居的约定。这一生聚少离多,白发徒生。
在黄河畔饮酒,想起往日情由,无限感慨。虽然分离多年,旧事却恍如昨日般清晰。经历了多年磨难心酸,终于快有归去的喜信了。到那时,和你在这残春出游池上,看落花如雪。

注释

子由:作者弟弟苏辙字,当时他在京都汴梁任门下侍郎。
清颍:颍水,源出河南登封县西南,东南流经禹县,至周口镇,合贾汝河、沙河,在颍州附近入淮而东流。
孤帆明灭:一叶船帆忽隐忽现。
宦游:在外做官。
孤负:辜负。
林下意,指相约退出官场,过退隐生活的话。
萧瑟,指雨声。
生华发:花白的头发脱落。
“一尊酒”二句:此时苏辙在黄河边的汴京(开封),故苏轼向黄河侧遥举一杯酒,表示祝福。
尊,通“樽”,酒杯。
恍如昨:仿佛如同昨天。
花如雪:落花如雪之零乱。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满江红·怀子由作》,表达了他对弟弟苏辙的深深怀念之情。开篇以清颍河的东流为背景,通过“愁目断、孤帆明灭”的描绘,渲染出一种离别的凄凉氛围。接着,诗人回忆起自己在外做官的日子,青山白浪环绕,仕途的艰辛和与弟弟的分离让他深感遗憾,未能实现早年归隐的愿望。

“对床夜雨听萧瑟”一句,借用了兄弟情深的典故,表达了对往昔共度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中无法团聚的无奈。“恨此生、长向别离中,添华发”则直接抒发了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以及与亲人长期分离导致的白发生白首的悲愁。

下片转而写到饮酒叙旧,黄河边的对酌,仿佛时间倒流,兄弟俩仿佛昨日重现。然而,“衣上旧痕馀苦泪,眉间喜气添黄色”又揭示了现实中的辛酸与思念,旧日的泪水如今已成痕迹,但眉间的忧愁却因思念而加深。最后,诗人希望能在池塘边找回一丝春天的气息,如同雪花般洁白的花朵,象征着他们对美好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期盼。

总的来说,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苏轼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人生的无尽感慨。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送赵令晦之

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岁月如梭。

白首相看拟奈何。故人重见。世事年来千万变。

官况阑珊。惭愧青松守岁寒。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木兰花令

高平四面开雄垒。三月风光初觉媚。

园中桃李使君家,城上亭台游客醉。

歌翻杨柳金尊沸。饮散凭阑无限意。

云深不见玉关遥,草细山重残照里。

形式: 词牌: 玉楼春

浣溪沙

芍药樱桃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

洛阳初夏广陵春。

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秾点柳枝唇。

尊前还有个中人。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减字木兰花.五月二十四日会于无咎之随斋。主人汲泉置大盆中,渍白芙蓉,坐客翛然,无复有病暑意

回风落景。散乱东墙疏竹影。满坐清微。

入袖寒泉不湿衣。梦回酒醒。百尺飞澜鸣碧井。

雪洒冰麾。散落佳人白玉肌。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