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八首(其三)

更残门掩昏黄月。离愁空抱心如结。

何处展双蛾,声声唤奈何。

罗衾寒意重,重忆江南梦。

陌上鹧鸪啼,忆君君未归。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鉴赏

这首《菩萨蛮》的第三首,由清代诗人余一鳌所作,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哀婉的画面,将离愁别绪与对远方之人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更残门掩昏黄月”,以夜深人静、月色微黄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更残,指的是更鼓声已近尾声,夜已深沉;门掩,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封闭与孤独。昏黄的月光,不仅映照着周围环境,也映射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忧郁和无奈。

“离愁空抱心如结”一句,直接点明了主题——离愁。空抱,意味着无法诉说或排解;心如结,则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纠结,如同被紧紧束缚住一般,难以解脱。

接下来,“何处展双蛾,声声唤奈何”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双蛾,即双眉,此处借指主人公的愁容。声声唤奈何,既是对远方之人的呼唤,也是对自己内心困惑的自问。呼唤中蕴含着无尽的期待与无奈,仿佛在问天问地,却无人能解。

“罗衾寒意重,重忆江南梦”则通过触觉和回忆的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层次感。罗衾,轻柔而温暖的丝质被褥,但在主人公心中却充满了寒冷之意,这不仅是身体上的感受,更是心灵上的孤寂与悲凉。重忆江南梦,暗示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力感。

最后,“陌上鹧鸪啼,忆君君未归”以自然界的鸟鸣作为背景音符,增添了几分凄美。鹧鸪啼声,本就带有哀怨之感,此时在主人公耳中,无疑加重了离愁的分量。君未归,既是对外在对象的期盼,也是对内心情感的自我安慰,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失落与渴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构建,展现了离别之痛与思念之情的复杂交织,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远方之人的深切关怀与不舍。

收录诗词(10)

余一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八首(其四)

柳阴浓护秋千索,柳绵飞趁池塘角。

去去作青萍,鸳鸯傍一生。

清明春有限,错怪东风剪。

飞燕惜残红,衔来似告侬。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八首(其五)

相思无赖拈红豆,月明香细深深叩。

絮语祝花前,人归在雁先。

枕函蝴蝶梦,梦好应珍重。

珍重可怜宵,宵长减瘦腰。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八首(其六)

琵琶隔舫瓜州月,月明风静人离别。

别意满侬怀,怀中豆蔻胎。

郎如风漾絮,妾似花沾雨。

雨细蝶飞迟,迟君杨柳枝。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八首(其七)

梨花如雪吹香粉,眉痕低约愁相准。

不信梦无凭,子规三两声。

青山怜小别,红豆无人拾。

春燕又衔泥,故国花乱飞。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