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传已有代者补之作诗见寄因次其韵

清时民讼简,尺素半偷闲。

岐路将迎里,人情喜怒间。

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

小艇春洲晚,归寻天姥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文人李光对于社会现象的细腻观察与感慨。首句“清时民讼简”点明了时代背景,即在清明的时代里,民间诉讼之事相对较少,反映出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生活安定。接着“尺素半偷闲”一句,以“尺素”比喻书信,暗示在繁忙的生活中,人们偶尔会通过书信来寻求心灵的慰藉或暂时的放松。

“岐路将迎里,人情喜怒间”则深入探讨了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在岔路口的相遇中,人们的情绪和态度千变万化,既有欢笑也有泪水,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微妙与多面性。

“舄凫随意远,辽鹤自知还”两句运用了典故,舄凫(舄:古代的一种鞋;凫:野鸭)和辽鹤分别代表自由与回归的主题。舄凫象征着随心所欲、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辽鹤则寓意着对故乡、对过去的思念与回归。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由与归属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最后,“小艇春洲晚,归寻天姥山”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傍晚时分,诗人乘着小艇,在春日的洲上缓缓前行,最终目的地是那遥远而神秘的天姥山。这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与归宿之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社会、人性、自然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522)

李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字泰定,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 字:泰发
  • 号:转物老人
  •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 生卒年:1078年12月16日[1

相关古诗词

马上寄补之以急归不果追前约为恨

归鞍乘月夕,度岭访灵真。

路转山邀马,溪回水趁人。

春残花院静,家近梦归频。

回首追前约,犹如未了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赠高端礼

炎暑劳相过,清言扇为停。

新吟舍瑟作,衰耳洗竽听。

诸老子犹接,正音今已零。

君家高记室,句法是仪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同永嘉诸贤奠谒右丞许公少伊

葱郁佳城秘,回环宅兆深。

悬崖森翠柏,踊地布黄金。

天下方云扰,斯人竟陆沈。

尘侵徐孺榻,弦断伯牙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次韵师川见赠

钧枢归雅望,邪志寝奸雄。

雕鹗清秋急,豺狼当路空。

经纶思妙手,谈辩想英风。

未厌东山卧,沈机一局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