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妇词

相公之孙铁城李,养得幽闺天质美。

幽闺不出十七年,一朝嫁与梁家子。

梁家之子鸾凤雏,珊瑚玉树交枝株。

池上鸳鸯本成匹,园中蛱蝶何曾孤。

丈夫壮志仕远方,山川阻绝道路长。

儿女含情不忍别,一别那堪肠断绝。

高梧叶落黄花香,忽惊今日重阳节。

佳晨依旧复谁在,满苑茱萸不堪采。

更上高楼望远天,天涯极目空云烟。

不向旁人道心事,回头滴泪空潸潸。

牛羊归尽山欲夕,门外终无北来客。

此身愿得归泉士,死后那知离别苦。

春花易落兰早摧,凤台翠幄垂蛛丝。

芳魂不作武昌石,定寄湘江斑竹枯。

斑竹枝头杜鹃血,血点泪痕俱不灭。

青山碧草夜茫茫,千古香魂坟上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李少妇词》由明代诗人崔庆昌所作,描绘了一位深居闺中的女子,因丈夫远行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与哀愁。

首句“相公之孙铁城李,养得幽闺天质美”以“铁城李”为女子姓氏,暗示其家族背景,同时“幽闺”二字则强调了女子生活的封闭与静谧。接着,“十七年”、“一朝嫁与梁家子”表明了女子从少女到成婚的转变,以及婚姻的突然降临,使得她不得不离开熟悉的环境,步入未知的生活。

“梁家之子鸾凤雏,珊瑚玉树交枝株”运用比喻手法,将新婚丈夫比作“鸾凤雏”,象征着年轻有为、充满生机的形象,同时也暗喻了两人婚姻的和谐美好。接下来,“池上鸳鸯本成匹,园中蛱蝶何曾孤”通过鸳鸯与蝴蝶的对比,表达了女子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以及对婚姻束缚的无奈。

“丈夫壮志仕远方,山川阻绝道路长”揭示了女子丈夫因追求事业而远离家乡的事实,这不仅增加了女子的孤独感,也预示了两人未来可能面临的分离。随后,“儿女含情不忍别,一别那堪肠断绝”直接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的深情与不舍,以及对未来分别的痛苦预感。

“高梧叶落黄花香,忽惊今日重阳节”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引入了时间的流逝与节日的变迁,进一步加深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哀愁。接下来,“佳晨依旧复谁在,满苑茱萸不堪采”则表达了女子对丈夫不在身边的遗憾,以及对传统节日独自度过的无奈。

“更上高楼望远天,天涯极目空云烟”描绘了女子登高远眺的情景,既是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也是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最后,“不向旁人道心事,回头滴泪空潸潸”表现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即使面对他人,也无法倾诉心中的苦楚。

“牛羊归尽山欲夕,门外终无北来客”通过日落时分的景象,暗示了夜晚的来临与孤独的加剧,同时也预示了丈夫归期的遥不可及。结尾部分,“此身愿得归泉士,死后那知离别苦”表达了女子对死亡的渴望,以此逃避现实的痛苦与分离的折磨。而“春花易落兰早摧,凤台翠幄垂蛛丝”、“芳魂不作武昌石,定寄湘江斑竹枯”、“斑竹枝头杜鹃血,血点泪痕俱不灭”、“青山碧草夜茫茫,千古香魂坟上月”则通过一系列意象,描绘了女子灵魂的永恒与哀愁的不灭,以及对爱情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情感世界,以及对爱情、生命、死亡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

崔庆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海州。1568年增广文科及第,但官属末职未能改变他不优裕的生活。后来他求学于朴淳,同李珥、宋翼弼等一起成为博学多才的“八大文章家”之一。他的诗风流浪漫,感情丰富,语调明快朗朗上口。他精通唐诗,同白光勋、李达一起被誉为三唐诗人。文集有《孤竹遗稿》

  • 字:嘉运
  • 号:孤竹
  • 生卒年:1552~1608在位

相关古诗词

感遇

君好堤边柳,妾好岭头松。

柳絮忽飘荡,随风无定踪。

不如岁寒姿,青青傲穷冬。

好恶苦不定,忧心徒忡忡。

形式: 古风

牵情引

熊州楼观飞云外,白简霜威凌皂盖。

组练三千引绣衣,罗裙二八鸣珠带。

九华之帐香氤氲,寂寂琼楼午夜分。

苎里佳人娇荐枕,巫山仙子渺行云。

牵情梦罢看归路,别恨迢迢隔烟雾。

妾心苦作藕中丝,郎意何如荷上露。

锦水东西杨柳新,往来愁杀断肠人。

欲将心事寄青鸟,芳草年年空复春。

形式: 古风

出山别元参学

花宫星斗寒相映,叠叠春山闻夜磬。

楚客初招万里魂,胡僧暂起经年定。

王孙绿草渐芳菲,松月留人归未归。

欢喜岭头丛桂暗,芙蓉峰下怪禽飞。

荷衣蕙带宿云湿,宝殿沉沉鬼神泣。

明日朝阳江上行,知君惆怅溪头立。

形式: 古风

送参军吴子鱼大兄还大朝

国有中外殊,人无夷夏别。

落地皆弟兄,何必分楚越。

胆胆每相照,冰壶映寒月。

倚玉觉我秽,唾珠复君绝。

方期久登龙,遽此成离诀。

关河路险巇,秋郊方蠲热。

此去慎行休,毋令阻回辙。

东陲尚用兵,海峤日流血。

须冯鲁连子,却秦掉寸舌。

勿嫌九夹陋,勉徇壮夫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