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吴江即景》由元代诗人王柔所作,描绘了吴江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句“浩浩澄江杳若空”,以“浩浩”形容江水的广阔无垠,“杳若空”则强调江面的平静与深远,仿佛与天空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宁静的氛围。接着“飞梁横截与天通”,描述了一座凌空飞架的桥梁,它跨越江面,连接天地,赋予了画面以动态感和宏伟气势。
“深春风豁前山暝,清晓潮乘北海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季节与时间的变化。春风拂过,使得远处的山峦在夜晚也变得明亮起来;清晨时分,潮水似乎乘着北海的风势而来,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展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节奏。
“日月尽从金鉴出,乾坤都在玉壶中”,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太阳和月亮比作金镜中的光芒,将天地万物比作玉壶中的珍宝,形象地表达了宇宙的广阔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明朝即入盘门去,俗事尘心未易穷”,诗人即将离开此地,前往盘门,但内心的世俗杂念却难以彻底放下。这既是对离别之情的感慨,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自我之间关系的深入思考。
整体而言,《吴江即景》通过对吴江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